■读者反映:吕厝大转盘附近水景雕塑环境脏乱
■记者调查:中山路等处城雕也存在类似问题
雕塑的手臂掉色最严重。
游客踩在雕塑脚上拍照。
少女雕塑灰头土脸,喷水池里的水早已干涸,还扔着不少垃圾。
本报讯(文/图 记者 曾嫣艳 实习生 郑玲玲 刘舒萍)城市雕塑如今已成为厦门街头一景,也是城市文化画龙点睛的一笔。近日,有读者反映,江头吕厝大转盘附近的一座水景雕塑及周边环境存在不少问题。记者走访时发现,厦门城雕的近况大体不错,此前曾遭媒体曝光的破损城雕如今已大有改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喷水池成了垃圾池
福隆国际大厦门口的水景雕塑地处江头吕厝大转盘附近,这座城雕因它的漂亮引来不少关注,但它最近却灰头土脸。雕塑前有一个喷水池,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池中的水早已干涸,取而代之的则是快餐盒、果皮、果汁盒、石块等垃圾。池子中央立着一尊石刻而成的妙龄少女,少女身上、脸上积着厚厚的灰尘,其后是由三种不同材料塑的墙,墙体错落有致,但满是灰尘和青苔,墙上的某些死角里也被长年累月的灰尘给堵满了。其中一堵较高的墙体上,左右两边各印有“办证”等字样。
中山路铜雕掉色多
随后,记者走访了环岛路、卧龙晓城、中山路等几处城雕。此前受损严重且颇受媒体关注的马拉松群雕,如今都已恢复完整,不少游客饶有兴致地在前面留影。
中山路上有不少闽南文化独特的城雕,记者发现这些雕塑整体环境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人为的“污染”。《请茶》水池旁散落着一些的烟头、吸管、树叶。一名抱着孙女的阿伯,指着《车鼓弄》雕塑中老叟的水烟枪告诉记者,“原先这一片都是古铜色的,游客合影的时候,总爱摸摸这摸摸那,现在色都掉得差不多了。”记者发现,两尊人像的肩膀、手臂掉色得最为严重。
《捏面人》雕塑不仅存在同样的问题,人像前的箱子里面还丢弃着烟头、用过的纸巾、路边发放的广告。码头附近的《拍胸脯》雕像颇受游客青睐,不到5分钟,就有3个人上前合影。有的先是一个热情的拥抱,再手拉手合了个影,有的跳到雕像的背上,有的以雕像中一员的脚为支点,一把踩了上去。
【小资料】
厦门城雕知多少
雕塑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丰富了空间层次,对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显示社会风尚和民族个性起到的作用是独特、不可替代的。所以,城雕还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底蕴。本报资深编辑卢志明介绍说,厦门最早的标志性现代城雕塑造于改革开放之初,这便是如今仍屹立于鼓浪屿上的郑成功雕塑,这在当年是名列全国前茅的。其后,随着精神文明及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海滨公园内建有雷锋塑像,在反映城市文化发展方面,有林巧稚、卢戆章雕塑等。他说,近几年来不同题材的城雕越来越多,例如马拉松群雕,纪念碑下反映解放厦门战役的群雕、观音山的奔马群雕及各种城市公园内的雕塑。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