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国家大剧院,杨学军为其雕塑作品《同一首歌》揭幕。
■2月24日在美国,杨学军为波士顿市长介绍作品。
■杨学军在广州的工作室接受记者的采访。
受美国波士顿市政府之邀,广州雕塑家杨学军于今年1月30日赴美举办个人作品展。其铜雕作品《同一首歌》荣获波士顿市政府收藏,并计划放大安置在当地的城市中心广场,这也将成为历史以来第一件“落户”波士顿的中国雕塑家作品。
波士顿城市雕塑的首件“中国创作”
2月24日,在波士顿市政厅市长官邸举行了一场隆重赠送交接仪式,雕塑家杨学军亲手将《同一首歌》原作交予市长汤姆斯·曼尼诺。“这是一件无国界的优秀作品,像上帝使者传来的声音,它喻意深远、纯真可爱、不乏幽默,是美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所渴望和喜欢的。”汤姆斯·曼尼诺说。
此外,当地政府计划将原作放大安置在波士顿城市中心广场,这将成为波士顿历史以来第一件由中国雕塑家创作的公共雕塑作品。杨学军认为,不管是此次赴美办个展还是作品“落户”当地,都充分体现了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越来越多元,“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带有东方色彩与民族符号的中国艺术品逐渐进入到西方国家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去。”
《同一首歌》早已进驻国家大剧院
完成于2006年的《同一首歌》,是一座三个少女在昂首欢歌的铜雕。两年前,该作品就作为北京奥运前夕首批入选的4件雕塑之一,收藏安置在中国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里的《同一首歌》与即将“落户”波士顿的《同一首歌》尺寸一致,高达2米,作品以写意的手法在似与不似之间,刻画出那种纯净、执着、乐观,像小鸟一般的童心天国。“三个充满童真的同龄女孩,没有眼睛,没有鼻子,一切都集中在那张开的圆嘴巴上,她们张口向天高歌就像三只可爱的小鸟,正通过歌唱表达着对生活对世界对一切的渴望。不同的肤色表示她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无论是黄种人、黑种人抑或是白种人,她们是一群正在欢度童年的地球村村民。”杨学军告诉记者,“我把她们比喻为小鸟,我的构思也突出在三个孩子唱歌时夸张的嘴巴上,作品强调的是梦想,有梦想才会有希望!”
【独家专访】
“我雕塑的是声音”
———对话杨学军
日前,雕塑家杨学军已从美国返回,为波士顿城市中心广场的《同一首歌》开始进行放大工序。本报记者昨天来到杨学军位于海珠区土华村的工作室,和他畅谈此次美国之行,并了解其最新的创作动态。
记者:《同一首歌》三年前已经完成,创作总共历时多久?
杨学军:我在创作中,时间更多是耗在酝酿思考上,动手就是一气呵成,最快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即大致完成作品。当初创作《同一首歌》的情况,是我闲着听音乐时突然来了灵感,结果半天下来就基本完成。
记者:这件作品让人最有眼前一亮感觉的就是女孩们的嘴巴,如此处理的初衷是什么?
杨学军:我这个人喜欢做梦,在梦里又总能听到形形色色的声音。久而久之,便想到在雕塑中将这些声音表现出来,而嘴作为发声的载体,更是人类在不断进化中相互沟通与阐释自我的标识。于是,创作对象脸上的五官在此意识指使下渐渐被隐去,只剩下一张夸张的嘴巴。这也是我对雕塑艺术的理解与追求,舍去得越彻底就越好,就个人理解而言,我留下来的是“声音”。
记者:从工作室里堆满的作品中,不难发现你对铜这一材料情有独钟,是吗?
杨学军:是的,这也是我的工作室为何要迁至此地的原因所在(杨学军之前的工作室在赤岗,来这里是为了与铸铜厂做邻居)。铜的表现力,在各种可做雕塑的材料当中可以说是最强的,特别是它满足了色彩的变化,是一种有情感的、有生命的材料。此外,其可塑性和持久性都是无从挑剔的,以前我创作的整石雕塑,就得细心呵护,否则一个不留神损坏了,就得进行很麻烦的补救工作。
记者:目前有什么新的创作动态吗?
杨学军:这两年以来,我都在探索尝试铜与奇石的混搭融合。一个是人为的工业制品,另一个是天然的、不可复制的“生命体”,两者相加恰恰就是“天人合一”的说法。我希望从其中力求表达一种似是而非的、写意的、哲学的艺术语言和思想观念。
记者:广东的雕塑艺术早期一度领先全国所有城市,然而优势却似乎在今天的尴尬中不复存在,你认同这样的说法吗?
杨学军:这是不争的事实。相比内地一些雕塑强省的迅速崛起,当下广东雕塑艺术止步不前甚至落后的现状,实际上是自己所为。成长在这块经济发达的土地的雕塑艺术家,面对成为了“政绩工程”踏脚石的城市雕塑所带来的金钱诱惑,观念日益保守,纷纷向所谓的市场投其所好,导致了自身创作水平下降,作品更是严重缺乏人文关怀。
雕塑艺术,尤其城市雕塑作为一项公共艺术,它必须与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要走出今天的困境,艺术家就得意识到个人创作要注重与社会、环境和人的互动,即公共性。当然,里面也存在民众自身公共意识的因素,如果雕塑完成还没几天就遭到破坏损毁,那中国艺术家又怎敢向国外学习,去实施一些观念天马行空、材料大胆创新的公共艺术项目。
杨学军简介
1961年出生于广西柳州市。1979年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87年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任职广州雕塑院至今。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广州市美协雕塑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雕塑学会会员、美国雕塑家协会(ISC)会员。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