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寻找城市雕塑

更新时间:2010-03-01 09:17:42 来源:石家庄日报 编辑:小路 浏览量:301

    城市雕塑应该植根和来源于这片土壤的历史和文化

    人与雕塑相映成趣

    城市雕塑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配置等方面密切相关。

    城市雕塑,被誉为“用青铜和石头写成的编年史”。不仅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更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品位和艺术素养。

    充满童趣的“老鹰捉小鸡”雕塑,不知吸引了多少小朋友驻足玩耍。

    城雕是城市魅力的体现

    漫步省会街头、公园绿地,点缀其中的雕塑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但在质和量上仍未达到理想的标准。记者获知,我市今年将开展雕塑艺术作品展,并在市区主要节点、重点部位设置雕塑艺术小品,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那么,我们的城市雕塑现状如何?该怎样布设?又该遵循怎样的标准……

    那些承载灵动的城市雕塑

    如果你是一个足够细心的人,那么,你在省会街头、公园或者绿地上一定会发现一些雕塑。虽然它们为数不多,但足以令你眼前一亮,刹那间感到温馨和振奋的雀跃。

    矗立在人民广场的毛主席雕像地处城市的核心,向来承载了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许多复杂情感:老年人在那里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怀念消逝的青春和生活;情侣们在雕像前合影留念,记下他们飞扬的激情;父母们把蹒跚学步的婴孩的影像,也记录在主席的雕像前。

    同样,在广场上还有打太极拳的老人、二胡伴奏的街头卖唱艺人、站立路旁的青年夫妇等形象的雕塑。这些雕塑为广场增添了无数亮色和情趣。人们在其间感受到了文化和传统的意趣,儿童得到的是有具体承载物的童年乐趣。

    当然,漫步省会街头、公园和绿地等处,你会冷不丁发现那些给你惊喜的雕塑。诸如高新区惹眼的“八匹马”奔腾图、平安南大街街边具有朴素意味的“丰收图”、太平河畔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民俗雕塑等。

    此外,在谈南路、建设大街等街道,还有平安、长安、水上、石门、欧韵和石刻园等公园,也均拥有各式各样的雕像。它们的内容有涉及生活情趣的、传统文化的、历史事件的和历史名人的,以及具有西方文化的。内容自是五花八门,带给不同需求的人们不同的视觉及精神享受。

    这些典型的雕塑带给人们的不但是拍照留念的冲动,更是一种城市的灵动。它们虽然为数不多,但带给人们的却是记忆、震撼和敬畏。相对于那些平板无奇的街道和绿树,它们才代表着城市的生命和灵魂。

    城市建设应保留雕塑空间

    无疑,我们的城市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已经在雕塑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但是,正如国内的许多城市一样,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出于经济条件等诸多的原因,城市文化品位的建设被搁置在硬件和基础建设之后。作为城市文化重要承载物的雕塑建设,则同样欠缺。现有的城市雕塑要么未真正贴合本地文化传统,要么质量欠佳,经典作品并不多见。

    从省会的雕塑来看,布点分散,大部分存在于公园和广场,另外一部分分布在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校内,这一部分大都是各单位根据学校特色自行安置的。而在城市的公共部分,诸如闹市和街道却非常欠缺极具标志性的雕塑。

    “新乐石雕第一人”张仁僧告诉记者,近些年来,新乐的雕塑业主要生产以西方文化为内容的石雕产品,且产品大都远销海外,供应本地的不多。在供应本地的传统产品上,又大都以佛像及动物雕像居多。

    张仁僧从雕塑的制造源头阐明,本地在城市雕塑的应用方面欠缺创新和发展,而这也同样说明,这一方面尚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市民董强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他在省会工作已逾八年。他从专业的角度说:“省会的雕塑不是多,而是太少,好作品更是寥寥。从本地的角度来看,更是缺少历史人文类的雕塑,而这些又恰恰是地方城市所最欠缺的。”

    孙昌供职于省文化部门,他说:“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意境。人们常说石家庄欠缺文化,因此,营造文化的氛围和意境是非常必要的。城市雕塑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弥补手段。”

    有专家说,城市雕塑,不仅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更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品位和艺术素养。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者应该为我们的城市雕塑多保留一些空间。

    城市雕塑要融入本地元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在理念上,城市的内涵不断被重新界定,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生态环境、文化品格、整体布局等等,都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一环,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那么城市雕塑怎样与公共环境达到完美的合一呢?

    有雕塑家这样形容国内的城市建设和雕塑:中国用20年时间走了西方雕塑史上200年走的路。现在中国的城市仿佛一个雕塑复制品博览会,古典的、现代的,应有尽有。这样的城市固然很多,这也为我们在发展本地城市雕塑方面留下了教训和反面教材。

    纵观国内外闻名的雕塑,莫不是贴合本地文化传统的产物。诸如西班牙马德里的“唐吉诃德”、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兰州的“黄河母亲”、深圳的“拓荒牛”、珠海的“珠海渔女”.……只要你细细品味,就会发现,这些雕塑即是植根和来源于这片土壤的历史和文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众多的市民对贴合本地的雕塑情有独钟。他们坦言,本地尚没有标志性的雕塑,远远没有达到诸如沧州的铁狮子、深圳的拓荒牛等的知名度。

    他们说,石家庄欠缺文化氛围并不是说没有文化,远的说,我们有“岭南王”赵佗、正定的赵子龙、晋州的魏征、无极的刘琨;近的说,我们这座城市是开国第一城,红色文化是极具标志性的。这些内容都可以制作成城市雕塑来加以展现。可以说,历史背景、地域特征、民族文化均可成为城雕创作的大背景。

    城市雕塑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配置等方面密切相关。我们应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家曹春生认为:“我们要在某处建一座城市雕塑,那么首先应该了解这里的历史、人文背景,也要明白城市规划、建筑风格、园林设计,甚至还要问清该处的地下水、电等管线路情况,不能两眼一墨黑,盲目上马,草率施工。”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的杨寒梅曾这样评价成都的城市雕塑:“仅从单件作品上讲还不错,但由于城雕只被作为单体雕塑,没有作为环境艺术、公共艺术对待,所以很多城雕就是架上雕塑的放大,看上去和环境不协调。”

    投资浩大的城市雕塑一旦完成,便会因种种原因难以拆除,因而往往城市规划、雕塑设计中的点滴疏漏,都会被遗憾地留在城市生活中,成为公共环境和城市建设中的败笔。因此,在制作城市雕塑前,超前做好规划和论证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应该与环境、人和谐相融,包括尺寸规模的把握,材质的选择,对周边环境的呼应,对城市文化的解读。

    我市“城雕”将提升文化内涵

    记者获知,在我市今年的任务安排中,在文化提升工程方面,我市将增设城市雕塑。同时,通过开展雕塑艺术作品展,提升人们的艺术和文化品位,并着手在市区主要节点、重点部位设置雕塑艺术小品,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在以往城市建设中,曾出现过由于缺乏系统、严格、规范化的综合管理,各个部门各自为政而导致的重复建设的现象。有市民说,在城市雕塑的建设中,这也是需要避免的一个问题。

    在艺术领域,城市雕塑被称为“强迫性艺术”,是一道不得不看的风景,而城市之间建筑雷同性也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一些经常出差、在国内各个城市穿梭的人,常有这样感慨:“走到哪儿都是高楼大厦,楼宇之间的差异很小,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穿梭,常常让人产生到底在哪儿生活的幻觉。”因此,在寻找城市代言人方面,被誉为“用青铜和石头写成的编年史”的城市雕塑就成为很好的选择。城市雕塑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推动者,它以其进步的思想,智慧的言说方式引领时代新潮流。

    如今,在城市雕塑方面,我市已经将其正式提上工作日程。这样庞大的、复杂的系统综合工程,也必将张扬一种有个性的、有内涵的城市名片,为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格调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