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桧木在台湾广为人知,此类木种根基粗壮、树干修长,因生长速度缓慢而珍贵稀缺,树龄千年以上的桧木,在当地被奉为“神木”,政府严令禁止砍伐。2002 年之后的那几场“天灾台风”,让这些生长在阿里山上的“千年树灵”顺着山洪溪流,进入大海,又被海浪推到海滩上,海滩成了“漂流木原木坟场”。1月中旬,一场名为“生命”的“漂流木”木雕展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它们都出自台湾木雕家康木祥之手。
展区内的雕塑依据“生命潮”、“海岛情”、“深情”等不同系列分区域摆放。它们大都1 米多高,直径也达半米多,有的线条硬朗,呈现母亲抱着孩子的具象造型,表面犹如用斧头在沙面上劈出的肌理,被康木祥自称为独创的“风切劈流法”;大多数则是类似于腰果的形状,被赋予“子宫、胚胎和生殖器”的象征意义,圆润光洁,表面做了油漆处理,质地上让人联想到台湾出产的茶具托盘,介绍册上写着这是“人间百态的缩影”;为数不多的几件青铜雕塑作品搁置在角落,是木雕家的“新作”。
约定的采访时间过了半小时,康木祥却迟迟没有露面,只有策展人吴小姐为记者点拨这些“生命的意义”:“比传统,台湾比不过内地,比时尚,台湾比不过法国,那么台湾厉害的地方何在呢?就是时尚与传统的紧密结合。知道台湾的综艺节目为什么那么有名吗,因为台湾已经进入经济发达,大家有钱又有闲的时代。”看到记者有点转不过弯来,吴小姐又补充:“康大师的作品在上海大受欢迎,被视为那些‘时尚创意园区’的理想室外装饰,所以木雕师已经积极转战不锈钢等其它材料的雕塑创作,因为木头经不起室外的风吹雨打。”
终于,一头狂野披肩白发的康木祥出现了。他告诉记者,这些大型木雕作品造价非凡。千年“漂流木”被政府统一收集后,集中拍卖,尺寸这么大的,要拍到20-30万元一块, “这么贵的木头,别的雕刻家买来都不舍得凿,而我恰恰相反,全是镂空”。
康木祥出生于台湾苗栗县,那里是佛像木雕制品的出产地,家里祖上三代都是木雕师。台湾的木雕艺术与宗教关系紧密,沿海地区拜妈祖,每家每户都要摆上几个佛像。康木祥自豪地表示,自己雕关公、达摩、观音等佛像都雕出了“精”,触类旁通地发展出了“会看面相和手相”的特长,接着他顺势解释了一番怎样形状的鼻子会有钱等。
康木祥13 岁接触传统木雕,26 岁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木雕工作室。谈及“转匠为师”的过程,他说:“工匠就是在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那种方式工作,每天大概都重复一样的动作,会按照样板来进行,是不敢超出范围的。做工匠的时候,我可以一边雕刻,一边唱歌或者听广播。而现在……”他露出一脸委屈的神色,“我可是会三更半夜爬起来工作哦,而且工作的时候也没法聊天唱歌了。你看我头发都白了,我是把自己的生命投入了每一块枯木中,换取枯木的重生,让它焕发光彩。”然而,与想象中的木雕家粗糙的手截然相反,康先生的手却保护得很好,细致柔嫩,一问之下才得知,如今的木雕家用不着亲手下刀,有刨光机和切割刀,“这样我们就省力得多了”。
展览中的许多木雕作品有着天然的裂痕,而康木祥的创作方式是依据木头本身的不同形状,在尽可能保留原始风貌的前提下来进行形态上的塑造。他把这个过程诗意地称之为“对话”。他说在进行创作之前,必须和每一块木材进行一番“对话”,从而找寻到属于他和每块不同木材之间特有的交流语言。“木头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事实上,各种木材在台风过后漂流而下,已经很脆弱,损坏的程度不一,我只能根据每块木头的纹理顺势造型,充满了听天由命的意味。”
2010-02-25 总第 375 期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