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罗丹作品参博舆论彻底转向

更新时间:2010-02-12 12:20:22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陶宁宁 编辑:janet 浏览量:267

《思想者》

《青铜时代》

《吻》   

    今年,上海世博会召开之际,7件法国国宝级艺术品将分别由7架专机,从法国被护送至上海。这6幅油画和一座雕塑将成为上海世博会法国馆的镇馆之宝,而其中的雕塑作品,正是出自艺术大师罗丹之手的《青铜时代》。

    这是《青铜时代》第一次来到中国,但对于罗丹的作品来说,参加世博会却不是第一次了。早在他在世时,罗丹与世博会的情缘已然结下,而他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世博会也功不可没。

  《吻》借世博扭转舆论

  谈到罗丹与世博会之间的渊源,不能不谈到他的一件经典之作——《吻》。

  1880年,罗丹受法国艺术部委任,为装饰艺术博物馆制作大门,罗丹决定以但丁的《神曲》为主题设计一组《地狱之门》。尽管建造博物馆的计划后来因故取消,但罗丹并没有因此终止《地狱之门》的创作。原先为配合《地狱之门》设计的几件雕塑,日后作为独立雕塑而声名鹊起,其中就有《思想者》和《吻》。

  《吻》是一座大理石雕像,高190厘米。它完美地融合了罗丹对于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理解,同时还巧妙地把印象派画家用画笔捕捉瞬间自然光影的手法巧妙地运用在雕塑中。

  这件作品题材同样源于《神曲》——弗朗切斯卡与保罗这对情侣的爱情悲剧,罗丹以更加坦荡的形式,塑造了两个不顾世俗诽谤的情侣在幽会中热吻的瞬间。雕塑把双人座像的下半部分纳入大理石之中,避免脚部繁琐的构造,增添了雕像的整体感,并以极为古典的写实手法雕刻而成。

  罗丹没有想到的是,《吻》因其大胆写实,竟成了当时卫道士们攻击的对象。在1887年首展时,《吻》非但没有受到好评,还深受保守的评论家攻击。尽管如此,《吻》在观众之中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受欢迎。

  1889年,法国政府提出,希望《吻》能够在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再度展出。在这届世博会上的亮相,使社会舆论彻底转向,褒扬之声远远盖过了指责之声。

  但令人料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后,《吻》又重新陷入了尴尬的境地。1893年美国在芝加哥举办了世博会。法国政府为了表示支持,特地选取了当时已经闻名世界的雕塑大师的一批作品参加展出,其中就包括《吻》。然而,美国人却无法接受这件作品,认为其不适宜公开展览。美国人为《吻》专门开辟了一个陈列室,只有事先预约的人才可一睹风采。

  168件作品亮相世博

  《吻》借1889年世博会名扬世界,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更使罗丹事业达到巅峰。

  这届世博会的主办者在阿尔玛广场上开辟了一个专馆,作为罗丹作品的陈列室。于是,已经60岁的罗丹平生第一次,集中展示了他的168件精华作品,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思想者》和《加莱义民》等。

  雕像《思想者》的创作同样源于但丁的《神曲》,它塑造了一个强壮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他渴望沉入冥想,努力把那强壮的身体抽缩、弯压成一团。他的肌肉非常紧张,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恼之中。他注视着下面所演的悲剧,他同情、爱惜人类,因而不能对那些犯罪的人下最后的判决,所以他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伟大诗人但丁内心的苦闷。

  的确,在罗丹的构思中,思想者正是但丁,他坐在地狱之门的入口,思索着生命的难题与人类生存的意义。

  《加莱义民》是罗丹于1884至1886年应法国加莱市政府的请求,创作的青铜群像雕塑。它表现的是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时期,六位加莱市市民悲壮就义的场景。当时法国加莱城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军队包围,即将陷落,全城人民在严重的饥饿和困乏之下被迫向英王求和。但骄傲的英军提出苛刻的条件:需要六位最受尊敬的加莱市民身穿麻衣,颈套绳索,光脚走到英国军营交献该城钥匙并受死刑。

  群像富有戏剧性地被排列在一块像地面一般的低台座上。这六个义民的造型各自独立,然而其动势又相互联系着。群雕是一个整体,是一种充满着可歌可泣的义举形象的整体。罗丹以彻底逼近真实和深入探索的精神、尖锐的心理刻画和强烈的性格表现震撼着人民的心。这件作品不论其结构、对纪念性形象的理解,以及对英雄人文的阐述,都具有革新的意义。

  这次展览还具有回顾展的性质,展出的作品不但有罗丹的早期作品,也有最新创作的,甚至还有他在创作过程中的“探索性作品”。在展厅的墙上,还悬挂着罗丹的绘画作品,以及德吕埃拍摄的雕塑家创作生活的71幅。该届世博会还举办了一些演讲会,作家莫里斯和皮卡尔等人从不同角度探讨罗丹创作之路。

  1900年世博会以后,罗丹真正在世界艺术之林奠定了坚实的地位,成了顶级艺术大师。1916年,罗丹将全部作品捐赠给法国政府,政府特地建造了“罗丹博物馆”,而法国政府也享有了对罗丹作品复制的专有权。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