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花都要做160件城雕

更新时间:2010-01-28 08:49:34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欧阳晨 编辑:janet 浏览量:151

    本报讯 (记者欧阳晨 通讯员王建锾)五年内完成160件城市雕塑的征集、在花都四大出入口打造“花都之门”大型非功能性景观雕塑、结合各国风情人文打造世界国花雕塑公园……昨日上午,花都区举办了花都区雕塑规划论证会,邀请潘鹤、俞畅、邹文、钟志源等著名雕塑艺术家对《花都区城市雕塑总体规划》(草案)予以论证。据了解,这也是广州市乃至广东省,首次对一个城区进行城市雕塑的总体规划。

    作为广州发展的后来之秀,花都区向来以山水宜居而闻名。后发的优势,更使得花都在摆脱了盛产鲜花和农产品印象的同时,保持了低密度的居住空间。不过,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图景,也使得历史、文化记忆的沉淀不容易显现。为此,从2009年开始,花都区就有意使用城市雕塑来浓缩当地的历史和人文,并赋予城区更多的艺术品位。而在经过五个月的调查研究后,该区于近日推出了《花都区城市雕塑总体规划》(草案)。

  根据这一草案,花都城市雕塑规划的落实,将按照四期来进行,并预计在2015年之前,完成160件/组雕塑作品的征集与建造,并按点、线、面的要求,放置在花都主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处,形成特有的雕塑空间布局。花都城市雕塑总体规划论证专家课题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邹文表示,这160件/组雕塑,将主要使用铸铜、石雕、彩钢等工艺予以建造。其中,大型雕塑预计有10座,中型雕塑有30座,并计划兴建三到五个雕塑组团。而在这160件/组的雕塑作品完成后,花都还计划在2015年之后,兴建更多的城市雕塑,使得该区保有的城市雕塑达到300件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无墙”雕塑公园。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