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李小龙”千辛万难归故里

更新时间:2010-01-21 08:56:12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郁石 编辑:janet 浏览量:184

著名雕塑家曹崇恩和他一年前创作的李小龙铜像,一度被堆放在广州一个仓库里面临被处理风险。 资料图片

    本报讯 (记者郁石)千呼万唤始出来。世界最大的李小龙铜像,前日被送抵顺德均安李小龙乐园,并开始安装。这座一度被堆放在广州一个仓库里、面临被处理风险的铜像,终于能在春节后与公众见面了。

    总高20米,腿部就有十几吨重

  记者昨天在均安李小龙乐园见到了正在安装中的铜像,目前十几吨重的腿部已竖立起来,附近密布的脚手架显示出这项工程的艰难。据现场工人介绍,仅一个头部就近高2米,身高则达12米,如果再加上底座支架,总高度20米。由于铜像太重,拉来后是使用钩机才将“腿部”吊上了平台竖立起来,负重的钩机轮子将平台下坚实的地面压出数道深深的地沟。

  整个工程将分三部分,先装好腿部,然后是上身和充满力量感的双臂,最后安装头部。李小龙乐园方面表示,铜像将在春节之后正式对公众开放,同时将举行盛大活动,以推广李小龙文化。

  雕刻肌肉最花工夫

  这个铜像是全球最大李小龙铜像,摆着格斗截击pose,双手张开,肌肉虬结盘曲,一年前由广州美院教授曹崇恩雕塑完工。曹崇恩在2005年曾出品香港星光大道李小龙铜像,对于竖立在均安的铜像,他是分别雕塑手脚身体各部分的泥塑,再以纯铜铸造。

  “雕刻李小龙很特别,他拥有独特的线条和造型,很有神韵。”曹崇恩曾向本报记者揭秘工艺说,首先要做一个1:1大小的泥像作为模型———工作人员先用钢铁做好骨架,在骨架基础上钉一块块的木板,然后在木板上抹上大量泥土,这才进入泥塑程序。泥塑完成后是雕刻、灌铜,在几十名工人的配合下花了几个月时间才成型。因为李小龙肌肉异于常人,为了精准把握肌肉纹理变化,曹崇恩请教了很多练功夫的人士,并表示“对李小龙很有感情”。

  一度面临被处理风险

  铜像在被制作完成后,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被运到均安按时竖立,竖立的时间一拖再拖,在网上搜索竖立时间竟有3个版本,一次比一次推迟,最后索性被堆放到广州一个仓库里面临被处理掉的风险,当地龙迷们一度为此忧心忡忡。

  在媒体关注和政府部门的干预下,资金终于到位,政府全资的李小龙乐园终于将铜像迎回均安。

  目前,李小龙乐园除了这个铜像,其他工程也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到春节后将正式开放,成为全球李小龙文化现象爱好者和研究者的胜地。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