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安徽四雕塑惊艳世博大道(图)

更新时间:2010-01-12 10:16:07 来源:安徽商报 作者:马启兵 王志强 编辑:janet 浏览量:215

《金梭银梭》 两个交叉并带有经纬线的圆,构成一个纺织用的梭。日月如梭、岁月如歌,金梭和银梭绣出了美好的城市,也绣出了希望和理想。 

《舞龙》 7位人物和盘旋的3条巨龙组成,高6米,重3吨,塑造了一群年轻人兴高采烈舞龙的场景,体现了我国最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体现出人民对生活与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上海人民喜迎世博的豪情与喜悦。安放在外环高架与世博大道交叉口,是外地宾朋到世博会的主入口。 

《凝》高约3.8米,材质为铁,生动地塑造了铁水流出钢包凝聚成钢锭的瞬间。唤起人们对上钢八厂(上海世博园的选址为以前的上钢八厂)的记忆。安装于世博会主入口,周围遍布钢铁工人的居住区。 

《佳音》 像一个变幻舞动的数字“2010”, 7.5米弯弯曲曲的钢管,可在两头相互传声,形成雕塑与观者的交流沟通。

    昨天,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艺术系教授程连昆创作的一组4件雕塑,在风雪交加的上海世博大道上安装完工,雕塑作品《凝》、《佳音》、《金梭银梭》、《舞龙》分别矗立在大道两侧,欢迎参加世博会的宾朋。当日,上海有关方面高度评价这组雕塑,并正式请求程连昆再创作一个雕塑《绣》,来给这组雕塑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这雕塑他准备了三年

    从2006年开始,程连昆就把“目标”瞄准了三年后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他想为大会创作出一批作品,来反映上海的文化,和热情迎嘉宾的心情。于是,他提前三年开始了有关世博会雕塑的创作。在世博会会址附近,经过长时间的体验生活,感受文化,程连昆心中已经有了几个雕塑构思方案,并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认同。

  去年6月份,程连昆接到邀请,根据他自己的创意,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设计四件城市公共雕塑,永久安放在世博轴(世博园区空间景观和人流交通主轴线),也就是现今的世博大道上。

  程连昆很快即把自己的创意,绘到了图纸上,雕塑的名称分别为:《凝》、《佳音》、《金梭银梭》、《舞龙》。

    数十人忙活了四个月

    去年9月份,程连昆带着几十名助手,一头钻进郊外的创作室,开始了敲敲打打修修补补的工作,经过4个月的努力,一件件雕塑作品终于从图纸变成现实。

  去年底,程连昆租了三辆大货车,《舞龙》被分成几段,放在一辆19米长的平板货车上,其他三件作品分乘两辆货车,浩浩荡荡地从合肥出发,来到上海滩。

  1月11日,上海飘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四个雕塑的安装工作也在大家冒雪工作下,全部安装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地面整修工作。

  街头店找到创作灵感

    程连昆却仍然闲不下来,上海方面又给了一个任务,根据绣花厂的实际情况,在该厂旁边创作一个有关的雕塑。在此前的通气会上,程连昆已经得知这个任务,随后,他来到上海新华书店,一呆就是一下午,不断地翻阅艺术类的、雕塑类的、装饰类的书籍寻找灵感。

  随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一个小纪念品店,看到了一个绣花针带着一个穗子,扎在一团线上,受此启发,他立刻往家赶,连夜创作出了《绣》的样稿,一根六七米长的绣花针,扎在一团乱如麻的线团上,周围分布着几个纽扣式的石凳子。

  样稿出来后,上海方面看到后拍案叫绝。 1月11日,程连昆带着草稿,又连夜回到合肥,对草稿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后就开始制作,争取3月份亮相上海滩。

    马启兵 王志强文/摄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