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李节平、张立川夺美展金奖 讲述背后故事

更新时间:2009-12-23 08:56:17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李文 编辑:janet 浏览量:717

油画《小夫妻》

李节平在创作

银奖陈朝生《出游》

金奖张立川的服装设计《仲夏夜之梦》,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国际时尚流行相结合,用服装设计的语言来表达当代女性优雅而不失刚强的独特魅力。

    第11届全国美展获奖结果公布 广东总奖牌数在众多省份中遥遥领先 再次奠定美术大省地位

    东方网12月23日消息:近日,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公布了奖项结果,来自广东的李节平和张立川分别凭油画《小夫妻》和服装设计《仲夏夜之梦》夺得金奖。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荣获“组织工作奖”。广东总奖牌数加获奖提名共51件,入选总数332件,均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含中直机构),再次奠定了美术大省的地位。为此,本报记者专访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金奖得主油画《小夫妻》作者李节平,讲述背后故事。

  专访油画《小夫妻》作者李节平:

  “越单纯的越能感动人”

  李节平说自己接到评委从武汉打来的电话时,一下子还不能接受自己得奖的事实。“我当时简直不能相信。心情自然是激动异常。”这位1979年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把获奖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妻子正在创作一篇以老公为原型的小说。李节平1989年考取解放军艺术学院,1995年进入广州军区话剧团做舞台美术设计。告别部队后,转业到番禺任职,继续自己的创作。他平时就喜欢观察身边细微的人、事、物。虽然家里已经买了汽车,他还是喜欢踩单车上下班。“因为踩单车时,你的眼睛可以观察四周,开车以后,你的眼睛只能盯着路面。”他总随身带着相机,一看到有趣的情景就停下单车拍上几张。

  2008年,他居住的大院里搞整修,来了一群贵州遵义的农民工,多是一对对的夫妻。平日无事,李节平总喜欢看他们怎么劳动。时间长了,还跟他们成了不错的朋友。“我画里的那对小夫妻,是里面最年轻的一对。男的姓冉,女的姓侯。姓冉的小伙子性格腼腆安静,平日话不多,别人说什么总是憨厚地笑笑。他的老婆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健康、结实,外向。”

  一天中午下班,李节平看到小冉正在砌墙,那种安静的场景一下子打动了他。他不由自主地拿出了相机,在小冉背后轻叫了一声:“小冉,回个头。”在小冉回头的一瞬间,他按下了快门。后来,李节平反反复复以这批农民工为原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最终将小冉和妻子小侯担水泥的场景糅合在一起了。“以前农民工题材的作品,倾向于把农民工往脏、往丑、往变形上画。我这个人画画和我的个性有些相像,比较朴实、不花俏。我觉得越单纯的越能感动人。”之所以采取小冉和小侯凝视观众的一瞬间,李节平觉得这种对视是最好最直接的交流。在创作中,李节平不止一次给小冉他们看自己的画稿,小冉还是像以前那样讷讷地笑笑,并不评价什么。“我前几天联系到了小冉当时的工头。得奖的事还没告诉小冉。我希望能跟他们一起好好喝顿酒。”李节平说。

  骄人数字

  获奖及提名51件

  入选332件排名全国第二

  近日,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公布了奖项结果,来自广东的李节平和张立川分别凭油画《小夫妻》和服装设计《仲夏夜之梦》夺得金奖,陈朝生的水彩画《出游》等4件作品获得银奖,刘炳南的雕塑《博士》等3件作品获得铜奖,还有一件由广东画家武增宏与江苏画家合作的国画《民以食为天》同样获得了铜奖,颜苏平的油画《3G生活》等5件作品获优秀奖,著名雕塑家潘鹤获颁“终身成就奖”,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荣获“组织工作奖”。总计各省区的成绩,广东总奖牌数加获奖提名共51件,入选总数332件,均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含中直机构),再次奠定了美术大省的地位。其中,《小夫妻》更成为新中国建立以来广东首件夺得全国美展油画类金奖的作品。另外,广州美术学院李伟铭的著作《图像与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论稿》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

  对话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省美协主席许钦松

  “好成绩,得益于广东开放大环境和公平、注重人文关怀的创作氛围”

  广州日报记者:第11届全国美展上,广东省取得了优异成绩,您个人怎么看?

  许钦松:广东绘画在近百年来的中国画坛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广东都聚集了一大批有作为的画家,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来,每个历史时期,每个画种,都有广东画家独领风骚。这要得益于广东和谐、开放的社会环境,广东作为文化大省自上而下对艺术创作都很重视,也给艺术家们提供了自由展现自己艺术创意的舞台。特别是近30年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思想开放的氛围,吸引了省外、海外大批有实力的中青年画家来到广东扎根,这无疑为广东画坛壮大了队伍。另外,需要谈到的是广东省美协所坚持的宗旨:公平、人文关怀、关注民生。这些特色为广东画家提供了良好创作氛围。

  广东画家比北方画家

  更多“锐气”

  广州日报记者:您怎么看待广东画家和北方画家群体间的差异?

  许钦松:北方画家多能出重大历史题材的大作品,分量上会让人感觉是大部头,有深层、沉甸甸的东西出来。他们会比较愿意沉下心,潜心去磨炼一幅大画。相比之下,岭南画家在这方面显得“分量”不够。不过,他们善于抓小人物,善于描绘身边的民生生活,给人的感觉比较灵动、活泼。在创新意识和表现手法上比北方要超前,更有锐气。与北方画家相比,广东画家是以新锐的艺术气质取胜的。

  未来“大师”概念要变了

  广州日报记者:您觉得未来广东能出现像关山月大师一类的人物吗?

  许钦松:“大师”的出现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个人的品格、修养、内在的艺术突破力、艺术影响力,还有社会认同与否都在衡量之列。在历史的天空中,能称得上“大师”的人寥若晨星。我在这方面并不悲观,相信真正的大师会再出现。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个快速运转、变更的时代,很多东西来不及沉淀、思考。我相信,后人在讲述我们这段历史时,一定有一些人物是绕不开的。只是无法在当下做出评判。现在,单是广东省从事美术创作的人就有不下10万人。比起老一辈画家,从业的群体有了结构性的不同。现在画坛的淘汰率更高,竞争更惨烈。评判尺度和标准都和以前不同了。在价值观越来越多元的社会里,“大师”的概念也变得更加多元。

  广州日报记者:在孕育大师上,广东艺术家群体的优势何在?

  许钦松:广东处在中国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前沿,善于吸收外来,不排外。广东艺术家们的根性中就具备了广东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特色。这正是广东艺术家的优势所在。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