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我的《中国标准》

更新时间:2009-08-06 15:29:04 来源:李春华供搞 作者:李春华 编辑:小路 浏览量:414

    随着美国由次贷危机而引发全球经济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有经济学家撰文称美国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而在东方中国,高速公路在如蛛网般织结的同时,高速铁路也像天边的闪电一样,很多时候延伸到了眼前才听到了那来自远方的低沉雷声。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第一次让“穷惯了”的中国人真切地遇上了“钱多了怎么办?”,超级富翁才能遇上的烦恼! 

 

    千年回望,自汉唐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屈辱,从来也还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扬眉吐气。

    国家的强盛伴随着的便是文化的自信。 

    中国《雕塑》杂志社15年一路走来,在放眼世界的同时始终坚持本土固守。

    中国艺术研究院适时成立了中国雕塑院,中国“写意雕塑”的大旗给“非常中国”的雕塑急先锋吴为山树了起来。而且还能让这面用土麻布缝成的旗帜在无风的日子里也左右飘动。 

    吴为山、曾成钢、隋建国、韩美林,冯骥才、孙振华等文化艺术专家在山西大同云冈北魏石窟千年大佛跟前,怀着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敬畏,倡导成立中国雕塑学院。

    这几天,作为一个忠实的艺术信徒,我也自北向南专门游走了一趟由太行山和吕梁山围合而成,那片地面文物极其丰富的广袤土地。山西大学的彭景跃老师,和他的老师、山西雕塑界的老前辈张熙玉老先生热情地引领我到了晋祠、天龙山石窟。在惊叹晋代侍女微笑的同时张老先生告诉我,他的建立中国彩塑艺术研究院提议已经得到了太原市政府的赞成批复。张熙玉老先生为山西古代雕塑修复及雕塑艺术的弘扬做了许多工作,他的学生彭锦跃和同道伸古博怀着对宗教的虔诚也在做各种努力。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出于对他们的敬重,给予了我们一路绿灯,许多不对外开放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也让我有机会悉数领略,真可谓大饱眼福,更增添了对我国古代雕塑家的景仰。 

    我在想,蒙娜利莎的微笑为什么能妇孺皆知,而晋代侍女的微笑却至今还沉没在深山老林?这一方面或许是由于先前国人还没有力量做出广泛的推介,另一方面也有着对本土艺术的漠视,甚至是贬低。

    去年年初,广东有个听起来也像是有些知名的雕塑家,不知是为了为自己的“写实人物”寻求理论支持而钻进牛角的尖端出不来,还是为了博出位,找轰动效应,在报上发出文字说“中国古代没有雕塑”。虽然我们都没有亲眼见过中国古人怎样做雕塑,但我想他们再笨也不会笨到塑多了、塑错了也不敢将泥巴减下来或拍进去,同样是加和减,雕和塑的过程。西方和东方的雕塑体系本来就是两条不同的路径,一条是为了写实而讲求形体结构,另一个是为了表达心中理想,讲求意境而减略了所谓的体积体量甚至比例。 

    从美术史的角度看来,西方雕塑经过罗丹、布德尔、马约尔、马蒂斯等雕塑家的努力和探索之后,布朗库西、毕加索、杜尚、阿基本科、劳伦斯、波丘尼、贾科梅蒂等人临门一脚,现代雕塑的大门终于打开。波洛克、考尔德、克莱因、大卫·史密斯、汉森、波依斯、微露西卡、杰夫·昆斯、罗伯特·史密斯把现代雕塑推向了巅峰。

    国门开启的前三十年,中国雕塑家由学习模仿到积极探索,虽然少跑了一圈,可也不卑不亢地跟着上了路,许多时候甚至还走在前头领跑! 

    七月五日,离上海世界博览会倒数三百天之际,我的《中国标准》有幸被中国雕塑学会选用,推荐到了上海世界博览会雕塑设计成果展。我飞过去看了,这个展览理所当然是国际性的,设计由中国雕塑学会、法国密特朗艺术中心、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澳州USP公司、中国美术学院城市视觉艺术中心五个策划团队提供,真可谓汇集了国内最顶尖的雕塑家和国外最知名的艺术家。在我看来,这回中国艺术家无论在思想观念还是在形式创新等方面都像接力赛,每一棒都领先,整体地冲在了赛道的最前头。

    随着当今世界艺术问题意识的增强,中国雕塑也进入了当代。 

    有人说当代艺术有三个最主要的特征,这就是思想、关怀和个性。

    在中国的雕塑家当中: 

    李占洋很早就开始关注底层人文,上课之余隔三叉五到校门口黄桷坪的发廊酒吧和按摩院畅游;焦兴涛对当今的过分包装现象表现出了过分的关注,招来的便是罗中立对他的全方位包装;刘若望满脑子回旋的都是乡里乡亲对某些社会不公而发自心底的低沉呐喊;陈文令一个劲地弄来“架子猪”,加以各种手段让它吃好喝好,直到最后胖得全是流动的肥肉,站立不起,只得用吊车吊起来任人观看;戴耘仿佛是一个当代庖丁,在城市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戴着用红砖砌成的有色眼镜,把万物都弄成了砖块;陈克早几年开始就陶醉于电子图像给人们带来的眩目快感,同时还把这样的快感拷贝到已经有五六百岁的大卫身上,与它共同享用……张建华看起来最无“艺德”,总爱在接二连三发生矿难事故的伤口上泼撒盐巴急速发展的中国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中国雕塑家用各自的方式把它演绎下来。

    信息化时代同时又是一个标准化的时代,进入新的千年也进入了一个中国标准的新千年!经过了六十年的建设,尤其是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在国富民强、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恢复文化自信心,找到了文化自信力,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标准和艺术评论标准,也在国际的文化交流中逐步建立了中国式的艺术选择标准。 

    这个坚持“和谐”理念,誓“不折腾”,走着自己独特路径的东方巨龙的治国安邦理念、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文化价值观、科学技术尺度以及这里形成的艺术思潮等,都将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广泛和普遍的“中国标准”。

    中国人将用自己的审美尺度,自己的文化标准,去丈量世间风物,去品评人间万象。 

    今天,我在这里首先怀着艺术家的豪情和浪漫,迫不及待地把这些“中国标准”用雕塑的方式、雕塑的语言呈现出来。

 

             二00九年八月二日十一时写于太原至广州航班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