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杂谈>正文

普利策筹款安放自由女神像(组图)

更新时间:2009-07-29 08:44:06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储静伟 编辑:janet 浏览量:539

著名的普利策新闻奖即是依据普利策的遗嘱而创立。

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展出了自由女神擎着火炬的手臂,仅食指就长2.5米、宽1米。

    7月4日,美国自由女神像皇冠观景台重新向公众开放;自“9·11”事件后,这座有着133年历史的美国标志建筑被关闭长达8年。

    自由女神像从诞生之日起,似乎就与世博会结下了不解之缘,1876年、1878年连续在两届世博会上展出,吸引了无数世人的目光。

  设计十年的政治礼物

    2009年7月5日,中国广州游客郎勇(音)先生一家三口人从自由女神像基座乘电梯升到10层后,再沿着168级狭窄螺旋梯拾级而上,登上了女神像的皇冠观景台,在90多米的高空俯瞰曼哈顿美景。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郎勇表示,在纽约工作的女儿提前半个多月就预订了门票,他和夫人才能趁着探亲的机会游览自由女神像。

  当天,有近1.5万名游客登上占地面积12英亩的自由岛,但只有240名游客参观了皇冠观景台。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规定,出于安全考虑,每天通过抽签方式选取部分游客分批进入皇冠观景台参观,每批10人,每个小时只允许30名游客登台。尽管如此,每天仍然有成千上万名游客等待着参观女神像。据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透露,参观门票已经销售到今年9月份,皇冠观景台全年预计将接待5万名游客。

  自由女神像是美国最受游客青睐的旅游景点之一。

  “许多人都知道自由女神像是1886年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是为美国的独立日而作;但却很少人知道,其实在此前10年,法国艺术家就已经开始创作自由女神像,并且在此前的两届世博会上,自由女神像的局部就已经向世人展示。”上海市博物馆的研究员刘健表示。

  1865年,拿破仑三世即位后,法国一批资产阶级学者希望能够结束君主制,建立起新的法兰西共和国。因此,出于对大西洋(600558,股吧)彼岸美利坚合众国的赞许,也为了增进法、美两国人民相互间的感情,1875年,他们筹资并委托著名雕塑家弗莱特立克·奥古斯都·巴托尔蒂,希望由他设计一座雕塑,趁第二年费城世博会的机会,作为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送给美国,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

  “19世纪末,法国与美国分别发生了两场大革命,但其结果却迥然不同。前者经过雅各宾派专政,随后又在共和国与帝国复辟之间多次反复;而美国经历独立战争以及南北战争后,很快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民主共和国,国家走向繁荣进步。一些法国思想家对此进行反思,并前往美国进行考察。而为美国赠送自由女神像,既是法国人对美国民主制度的崇尚,也是他们自己追求的目标。”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令愉说。

  自由女神像起初是一件政治礼物,后来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美国的象征,这不是偶然的。更为人称道的是,这件非凡的礼物在表现形式上显现了无比的优美和高雅。

  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以妻子为模特

  关于自由女神像的设计,还有一段故事。

  自由女神像深受德拉克洛瓦的名画《自由领导着人民》影响。据巴托尔蒂后来回忆,女神像的构思来源于他17岁时亲眼目睹的一幕: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了推翻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政变。一天,一群共和国人在街头筑起防御工事,与政变者展开巷战。暮色时分,一位忠于共和政权的年轻姑娘,手持燃烧的火炬,跃过障碍物,高呼“前进”的口号向敌人冲去,不幸中弹牺牲。从此,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了雕塑家心中追求自由的象征。

  而在创作中,巴托尔蒂是以妻子尚奈密丽作为女神像的模特儿,女神像的面貌则是他根据母亲的脸型来塑造的。

  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刘建华看来:“巴托尔蒂的自由女神雕像用写实主义的方式进行人物塑造,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艺术追求。”

  1869年,巴托尔蒂终于完成了自由女神像的草图设计,但女神像建造在时间上又遇到了难题。

  原本女神像预备在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展览出来。可在1874年,巴托尔蒂接下任务的时候,离费城举办世博会所剩时间已不多了。经过考虑,巴托尔蒂先完成了女神像的右手和火炬,并在美国独立100周年那年送到费城。

  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展出了自由女神擎着火炬的手臂,高擎火炬的右臂长12.8米,仅食指就有2.5米长、1米宽。仅仅是这样的局部塑像已经震撼了参观的所有美国人。

  两年后,自由女神像的脸部和头冠部分完成。在1878年巴黎世博会上,自由女神像的火炬和头部在世博会上亮相,引起了美法两国人民对其的关注和支持。每天都有数千人前来参观,一些观众甚至进入了巨大的女神头像内部。

  耗费铆钉30万个

  1884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被正式赠送给美国,这尊雕塑历时10年终告完工。巴托尔蒂也因此被授予了纽约“荣誉市民”的称号。

  可是,移民美国的“女神”却遇到了“安家”的困难。美国政府不知该把女神像置于何处,搬家资金也碰到了困难。一家公共福利基金会筹集了15万美元,想在曼哈顿对岸的贝德洛岛(即后来的自由岛)上建立起塑像的基座。但这些钱并不够。

  这时候,一位在美国媒体界拥有巨大话语权的人物站了出来。纽约《世界报》拥有者普利策出于对自由的崇敬,也为了扩大报纸的影响,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运动,以筹建自由女神像基座。

  普利策在《世界报》头版社论中提出,女神像的无处安身“对纽约市,对我们的共和国来说,是一种难以洗刷的耻辱!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能够拯救女神,那就是我们必然尽快筹款。我们不要期待百万富翁出这笔钱,自由女神不是法国百万富翁送给美国百万富翁的礼物,而是全体法国人民送给全体美国人民的礼物”。

  此后,《世界报》又不断刊出建筑塑像的消息和言论,把这种情绪推向高潮。普利策带头捐了250美元。《世界报》计划为塑像筹集10万美元,而前四个月内就筹集了7.5万美元,有12万人参加了募捐,从5美分到250美元数目不等。

  资金的保证使得塑像的安装得以顺利进行。整个组装工作用了半年时间,75名工人参加了安装,成型的铜片用铆钉固定在铁骨架上,仅铆钉就耗费了30万个。

  1886年10月26日,自由女神像揭幕。头戴桂冠、高举火炬、手执法典的自由女神像从此高高矗立在纽约港口。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