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纪事>正文

访"跨界"创作的雕塑家陈古魁

更新时间:2009-07-27 08:58:02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陈沛祯 编辑:janet 浏览量:294

    今天,这位著名雕塑家在新天地一号美术馆展出他近年创作的水墨画和陶瓷作品。上世纪60年代初,他和陈逸飞成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油画雕塑训练班的同学。最近,陈古魁在山水画创作上有了可喜的突破,作品雄浑奇崛,稳健大气,宛如他历经磨难后的人生态度。

    “有生之年,我一定要畅所欲言,说真正属于自己的话!”67岁的上海油画雕塑院原院长陈古魁对记者说。今天,这位著名雕塑家在新天地一号美术馆展出他近年创作的水墨画和陶瓷作品。

  坎坷艺术路

  陈古魁说自己从小数理化“不开窍”,唯独酷爱画画。上世纪60年代初,他和陈逸飞成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油画雕塑训练班的同学。

  “文革”中的1967年,他在单位摹刻图章“毛主席万寿无疆”,刚刻到“无”字,单位开会把他唤去了,于是这枚还有一个“疆”没刻的图章被遗忘在抽屉里。不料后来这枚图章被抄出来,成为他“现行反革命”的“铁证”。为此他在提篮桥坐了5年半的牢。牢里他还忍不住要画画,画自己的脚,画挂着的毛巾……结果这些素描全部被没收。服刑之后他被发配到某劳改工厂,每天要搬24吨钢管。一次厂乐队缺一架大提琴,想到他曾从事雕塑,问他是否能做。他欣喜不已,因为这好歹也算是一种“创作”了!

  城雕展身手

  1978年,他终获平反,回到了上海油画雕塑院。1985年,他怀着追求艺术的梦想出国。在西班牙的一年时光里,他做的雕塑曾被当地博物馆收藏,但更多的时候他是在干跑堂、装潢的活。这不是他想要的,于是回国了。当时国内城市建设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城市雕塑,他大展身手。上海博物馆北门的镇馆石兽、龙华烈士陵园上海解放纪念碑等,便出自陈古魁之手。城市雕塑让陈古魁的艺术才华得以施展,也让他赚了钱,但他内心仍藏遗憾:“做城雕要兼顾各方面的要求,很难完全实践自己的艺术理想。”

  创作新突破

  1989年至1998年期间,他先后担任上海油雕院副院长和院长。繁琐的行政工作又让他无法全身心地进行艺术探索。“我是到了退休以后才得大自由的。”

  除了雕塑,陈古魁还如痴如醉地迷上了瓷画。他创作的釉里红瓷画颇具艺术原创性,又富有装饰感。水墨画、油画,他也一样不落下。最近,陈古魁在山水画创作上有了可喜的突破,作品雄浑奇崛,稳健大气,宛如他历经磨难后的人生态度。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