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杂谈>正文

延伸中的当代水墨

更新时间:2009-06-19 14:15:35 来源:《新视觉》 作者:马一鹰 编辑:ivan 浏览量:295

 

 谷文达作品

 延伸中的当代水墨——《新视觉》08年第六期卷首语

 马一鹰 /文

       前一段时间,相继举办了几个关于水墨的展览。它们是“水墨演义”、周韶华“黄河、长江、大海三部曲”等。在当代艺术日益火爆的今时今日,对水墨艺术的再关注、再梳理、再研究、再高扬似乎已成为我们的一大重要历史使命。 

      传统文脉、现代感受、中国现实这三特点的结合,可以说构成了当代水墨的基本内涵。由于传统的深厚带来思想认识上的历史重负,水墨画家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对传统的"当代认识"问题。在90年代的画家那里,这方面有了质的深化,那就是不再线性地追溯传统的轨迹,在狭窄的风格流派上去做传统的香火传人,而是从"面"和"点"两个角度体认传统,分别解决思想认识和语言经济问题。

       由于水墨语言十分强烈的"本土性"与"民族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或被动地等待国际画坛的赏识,或在国际交往中缺乏当代文化层面的平等对话,这种文化上的"失衡"已经积为某种"文化焦虑"。为此,如何以中国艺术语言与当代文化内涵的统一体反拨国际画坛的"西方中心主义",成为当代水墨画家的文化目标。正是由于有了一批批相当深度的个体艺术成果,这种理想在90年代后期开始得以实现,无论在国内举办的国际性画展还是在域外举办的展事,中国水墨艺术已经成为浸染着文化色泽的新生力量,在"地方性"与"全球性"的衔接上充分地展示出自己的活力。 

      我们这期所选择的这几位水墨艺术家,他们以"当代人"的感受方式贴近现实,思考的锋芒和感觉的角度"切入"了当代社会的变革。整个社会在面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演化出来的种种表征,诸如社会空间的复杂、社会心理的丰富和视觉文化的更新,都在他们的水墨图像里得到了反映;他们所呈现出来的题材的丰富性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画家个人意绪与社会现实之间真实的对应关系,也反映出水墨艺术积极参与文化现实的进取精神。 

 徐冰作品

 

 王天德作品

 

 萧也  人之梦


 蔡广斌作品

 

 刘庆和作品

 

 李津 小憩


刘鸣  水墨空间3

 刘子建作品

 

王怀庆 1991年作 廊

 

卢禹舜 静观八荒 镜心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