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报道三个无知的青年猥亵女英雄雕塑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包括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易、腾讯在内的全国多家网站进行了转载。
网友难以原谅他们
截至昨日下午5时30分,新浪网友共有4056条评论。而腾讯网友的评论更是多达18089条,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分钟40余条的速度增长着。
网友们除过义愤填膺的谴责,甚至有人提议建立人肉搜索奖励基金,并表示个人愿出资750元。然而在一边倒的强势谴责中,也出现了一些很快被淹没的声音:
“年轻人犯了错误,别一棒子打死。”
“要谴责的不是他们几个人,整个社会都该反思。”
作者说雕塑经常遇调侃
经过多番查找,水妖最终了解到,该雕塑的具体位置位于北京798艺术区798西街的“红色画廊”门前,并联系到了雕塑作者——毕业于清华美术学院,一直从事艺术创作的松迪克。
松迪克说,其实在红色画廊门前,这个女性雕塑的旁边,还有一个手举炸药包的男性雕塑,他们与画廊大门上贴的一些历史人物油画头像共同组成了他的红色系列作品。油画上每个人物旁边有他批注的一句话,比如,雷锋——做好事会让你更快乐;白求恩——要国际主义,不要民族主义。
“雕塑想表达对生命和信仰的探讨,不是特定的某个人。”松迪克称,男性雕塑取名为《英雄》、女性雕塑取名为《锁链》,分别表达英雄的行为和对压迫的反抗。“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传递出这样的内涵。”同时,他表示,在创作时参考了董存瑞和红色娘子军吴清华的形象,但他并不介意有网友把雕塑认成赵一曼。
“但是很多人对待他们都不严肃。”松迪克觉得有些遗憾。这组雕塑是2008年7月份完成的,放在“红色画廊”门口,经常有人来合影,可是很多人都嘻嘻哈哈地调侃。当他看到自己的作品不被尊重时,很多时候都是冷眼旁观,但是遇到太过分的,他也会去制止。对这三个猥亵英雄雕塑的年轻人,他觉得很惋惜。“气愤倒是次要的,只能说现在一些年轻人挺无知,对历史文化不够尊重,希望能借助这次的讨论,让大家都透彻地思考一下。”
“这是一个社会现象,没有必要只谴责这几个年轻人,但是这种讨论其实对他们的成长也是有好处的。”松迪克最后说道。 主持人:水妖
■主持人说话
两天了,我已从最初看到照片的震惊和愤怒到慢慢平静。而网络上对他们的谴责风暴还在继续着,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让人不禁追问,在所有人认为这一行为是错误且恶劣时,他们怎么能拍出这样的照片?
难道他们头脑中不具备普适的价值观?还是因为在多元化的今天,恶搞的底线可以一降再降?可是,面对汹涌的批判声,他们应当了解,有些底线是做人必须坚持的,有些恶搞是令人无法接受的。不经意间,他们用一种非常态的手法在网络中走红了,这种谩骂下的“成名”滋味也许不那么好受,却也是成长的代价。
雕塑的作者倒是比较宽容,他的观点和一些网友类似:这不仅仅是这几个年轻人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问题。这组雕塑平常的遭遇也证明了这一点:对雕塑调侃恶搞的人不在少数。这才是最可怕的,是什么让那么多人失去了信仰、没有一颗敬畏的心。这是每一个人都该反思的。 水妖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