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线、游丝、战士、迷彩,一个扛着工具、身着迷彩服的战士昂扬着迈步向前。9日在省美术馆开展的 “感恩·重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上,雅安雕塑家叶宗明的不锈钢雕塑 《太阳照耀下的迷彩》引得不少参观者驻足。
“5·12”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种种场景深深地印在叶宗明头脑里,创作的冲动就此迸发。然而,站在雕塑架前,手里捏着泥团,叶宗明却无法动手。
做什么呢?表现什么呢?解放军战士、白衣天使、安装板房的工人、新闻记者……用文字可以尽情描述生动的过程,用绘画可以表现斑斓的色彩,而用雕塑这样的艺术形式却只能精简、再精简。
“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到处都是解放军战士忙碌的身影,他们身着迷彩服,肩抬臂扛地穿梭在灾区的每一个角落。”叶宗明找到了灵感,一个在工地上匆忙劳动的战士形象就在他眼前定格了。
有了形象,叶宗明开始考虑起制作材料来。“不锈钢耐腐蚀,不变颜色,而且用其制造的阴影效果让作品显得更有动感。”叶宗明提起焊枪,用自由弯曲的铁线游丝描构成战士图案般的身躯,大有中国画写意之妙:“俗话说‘计白当黑’,我在这里‘计白当彩’做阴影以表现阳光。在太阳的照耀下,忙碌的身躯熠熠生辉,那投射在灾区土地上斜长的影像,更显示出解放军战士在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要让灾区人民早日住上新房。”完成后的雕塑高80厘米,长140厘米,总计用了30米长、4厘米宽的不锈钢。
叶宗明从事雕塑已近30年。雅安大桥桥头雅客园的浪漫雕塑作品“中华第一吻”,就出自叶宗明之手。去年,叶宗明创作的雕塑作品《高台跳水》还曾夺得“2008年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征集大赛”金奖。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