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邱光华机组雕塑设计者讲述创作故事

更新时间:2009-05-13 08:22:36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康 庆 编辑:janet 浏览量:95

    “光荣的邱光华机组离开我们快一年了,但是他们的音容笑貌却长存于我们的心中,能为英雄们塑像,是我的心愿!”昨天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远在北京的雕塑家——徐永森。作为《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邱光华机组”》雕塑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徐永森为我们讲述了他与雕塑的一段创作故事。

    “作为一名老军人,为英雄塑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电话那端,71岁的徐老一语道出了自己的初衷。作为雕塑家,徐老有着40多年的创作史,其代表作《毛主席像》至今仍存放在浙江省杭州青年教育基地。徐老说,自己一直关注着抗震救灾的点点滴滴。当他在第一时间得知邱光华机组在驾机运送伤员返回成都途中不幸失事的消息后,连夜设计出第一张雕像草图。“我希望能通过艺术,再现英雄的形象!”

    徐老说,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长达半年的创作过程中,自己曾经四易其稿。“为了突出5名烈士的精、气、神,尤其注重了脸部表情的刻画。”徐老说,整个雕塑不仅设计简洁、大方,而且材质运用也有考究。“除了黑色的大理石材质制作底座外,人物浮雕部分选用了青铜锻造。重达800多公斤。”徐老还告诉记者,为了能早日把雕塑运到成都,徐老的儿子和女儿都来帮忙。“我们一家三口用了20多天的时间,连夜赶工,终于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完成了制作。”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