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杂谈>正文

为什么画? 画什么? 怎么画?

更新时间:2009-04-27 10:15:44 编辑:小路 浏览量:580
"我女儿Mier获得总统奖学金”系列文章之二

     为什么画?  画什么?  怎么画?

     去年,Mier的高中美术课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一件自己的作品。Mier回家后便开始苦思冥想。当时我对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立刻反问我:为什么画?画什么?怎么画? Mier说,她的老师会问同样的问题。她的问话以及问话方式让我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这个问题如果换个方式问是:表现什么?用什么表现?如何表现?

     再换个方式问是:什么东西打动了你?你想说什么?如何巧妙的说出来? 

     用流行的话问是:主题、创意、手法是什么?

     我从十岁开始学美术到大学,老师让我画石膏,我就画石膏,让我做老人头像,我决不会对老师说想做MM。老师教我如何画,就如何画。靠!当时我怎么就不会问画这些东西用技巧去表现什么?更不问自己对这些东西有没有情感,表现自己的什么感动?我想,国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考学和美院的学生都象我一样,是又“乖”又“听话”的“好”学生! 

     昨天我跟一个同事在聊天当中打了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

  在中国,老师先给学生一本“词典”,让你去背那成千上万的“词汇”,当死记硬背出来的“词汇”量有了,再让你用这些词汇造句和写文章;在美国,老师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引导你,鼓励你,去表达和展现学生内心的情感,学生带着被激发了的表现欲望,主动自愿地翻开了那本“词典”,寻找和学习自己需要的“词汇”,然后去表现自己的观念。 

   这里的“词典”指的就是表现技法或技巧。在国内,“技术”是独立出来训练的——从石膏到头像,从人体到着衣,虽然技术经过苦练而强大了,但出来的东西不是无想法的“僵尸”就是大家的Style(风格,面貌,类型)的相像。中国学生学外语也是这样,从小学到大学,对于词汇量和句型苦练十年,可到头来仍是“哑吧”和“聋子”外语;在美国,技术是在表达想法之后的事,或者是紧密不分的,学生满怀热情学习技术是建立在学生强烈地想借此表达自己的想法基础之上。也许会有人不认同我的说法,因为杨振宁就说过让青年学子超爽的话:美国学生技术不如中国学生强大。对不起,我不得不再感叹一声:靠!此话应该是杨老为了让国内供他衣食住行的人听起来爽歪歪而说的。无论如何,技术是要附在你的想法上生存,一个没有观念为寄托的技术是没有生命的,观念是“皮”,技术是“毛”,皮之不在,毛之焉附?

     我在美国的大学教过一门课叫做Hand Building(手工制作) 。实际内容是人体写生课。和国内一样,模特往中间一摆,学生围成一圈在架上做,我除了讲述了人体的结构,运动的基本规律,形体的组合与体积的变化等人体的规律性东西外,我还用自己的表现手法,给他们做示范,当学生欣赏完了我的表演,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自己的创作,奇怪的是所有学生没有一个是模仿拷贝我的Style,十个学生,十个截然不同的Style!表现了十个不同的感受与想法.姑且不管其技术水平高明或笨拙,但他们表现的情感是真挚的,过程是享受的。 

    而真正使我惊讶是,在西方,用自己的Style去表现自己的想法是那么自然的事。相反, 模仿考贝别人的Style会令大家瞠目的。其实这种教育方式,是从他们小孩时期开始的,父母对孩子喜欢做什么不以自己喜好加以干涉,相反,鼓励孩子按自己的爱好去做是教育的基本方法。You do best you can if you like。(如果你喜欢,你就去做,你能做的最好!)这种鼓励方式从最初使得孩子学会以自己的角度来表述对于周围事物的看法。所以那种最崭新的创造力往往是从自己最独特的角度观察产生的。

    我们不能否认,当我们站在中国学生的素描、泥塑前面,如果没有学生本人站在旁边,有时连授课的老师也是无法分辩作者的。因为所有的学生都是按着教学大刚的统一要求,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完全忽略每个个体对事物的喜好、感受、角度以及个体对事物的不同认识,从而应该产生出来的完全不同的表现结果和想法.全中国那么多艺术院校,那么多学生,采用相同教学体系,而这个教学体系主体是半个世纪前徐悲鸿等前辈把法国古典主义和前苏联的教学体系使之结合的产物,基本延用至今,如今成了僵化教条,本末倒置的无味无人性的教学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我们的学生按照老师传授的观察方法,操着老师教的表现手法,放弃自我的情感特点,大家怎么不会面目相同呢?! 二十年前的我,也是在这种背景中走过来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当代社会尊重人性,尊重他人意识形态与普世价值观潮流的今天,为什么我们的教学体系还是这种被动填鸭式的单一教学方式?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创作营里遇见一位青年艺术家在做雕塑,没等他自我介绍,我便问道:“你是鲁美毕业的吧?!”他惊奇的问:“你怎么知道?”因为他的雕塑的Style就象标签一目了然。有时,在美国的展览看到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那怕是画一个外国风景的油画,或塑造的一个外国人物形象,不用近身看标牌,远远就能辨别得出哪些是中国艺术家油画刷子或雕塑刀下产物。

     最近这一年由于女儿在美国考美院的原因,我上网看了很多美国的美术学院入学前后的学生作品,,其中包括有素描、油画、影像、摄影以及雕塑。我惊讶的发现这些出自于十几岁学生的作品,姑且不管其技术的高下如何,但是他们的style确如此的不同,都拥有如此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自我表达的想法。 

     我们不妨回归到一个最简单的基本问题,我们每个人的长相、性格、背景乃至爱好不尽相同,但如果我们用一样的style去说话去表现自己,是不是很滑稽可笑呢?!假设我们学会用Mier的中学美术老师的提问,先问一下自己, “为什么画?  画什么?  怎么画?”也许你就会感受到那嵌着独特的个性的东西,有着真诚的鲜活的生命力。这才是最美的,也才是世界变的如此奇妙的最原始创造力的所在。

     我认为以上存在的问题,不仅是我们父母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与时俱进,这更是中国教育部体系下的教学、考试、升学之弊端的所在,其导致的结果正是学术上创造力的匮乏以及鲜明的个性特征的丧失。

在这里我不能把美国学生的大量作品刊发出来,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上网查看。今天刊发我女儿Mier和她的同班同学Angie_Kwon的作品,是便于大家比较,并从中获得思考,因为她们两人出自同一高中和班级,还是要好的朋友,被同一美术老师教授,都是今年的总统奖学金获得者,又同时被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录取,但她们作品不仅有技术,但没有相近之处.而且更都有自己想表现的观念.(她们都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我声明一下,如果你们从Mier的作品看见了某些技法上的中国式Style,那是我在认识中国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之前给Mier造成的“污染”的结果。

注:千万别以为Mier和Angie_Kwon是仅凭她们作品获奖和被录取的,欲知何故,请看下文:

三.美国艺术院校是如何申请的(待续) 

 Mier作品


我和我的房间


我的房间NO.1

我的房间NO.2


我的房间NO.3

我的房间NO.4


我的房间NO.5


我的房间NO.6

我的房间NO.7

我的房间NO.8


窗NO.1局部

窗NO.2


窗NO.3

窗NO.4

自画影子

壶No.1


壶No.2

Angie_Kwon的作品


服装设计师

衣服
 


垃圾


跳跃


脱离


淹没


恶臭


映像


暴饮暴食

Angie_Kwon的速写本选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