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11点,失而复得的雕塑《晨》从大宁派出所运回青年雕塑家王曜的工作室,将接受作者的修复。作品失踪后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孩子”,王曜表示,根据作品的损伤程度,最快两个月就可以修复。
【伤势】“女孩”左手和水壶不见了
在工作人员将两个“孩子”逐一抬出大宁派出所的那一刻,围观的市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欢呼声。两个伤痕累累的铜像被小心翼翼地抬上铺着地毯的货车后厢。
记者注意到,雕塑《晨》的两个“孩子”中,“女孩”损伤较为严重:不仅原来携带的水壶不见了,左手也不见了踪影,手腕处只留下一个圆形的铜质截口。不仅如此,她的脖子也被割出一条深深的痕迹,手臂也有多处划伤的痕迹。
【治疗】作者表示最快也要两个月
第一次见到两个失而复得的“孩子”,作者王曜的心情有些复杂。他告诉记者,雕塑《晨》被打捞上岸时,他打的赶到岸边,却发现两个“孩子”已经被运走了。
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亲眼见到“孩子”的“伤势”,王曜还是表示很心疼。“除了水壶与手要重做,还有许多划痕迹需要修补,这修复的过程也很难。”王曜解释说,“水壶与手的制作肯定需要泥塑、石膏、玻璃钢、铸铜等制作的全套工序;而划痕多是利器所致,缝隙很窄,直接修复会导致气泡,所以必须将缝隙人为扩宽,然后再用铜焊条进行焊补。”王曜说,由于还没有仔细察看,不排除两个“孩子”的身体存在铜凹的情况,要把它们修复平整的过程也很复杂。
“但总体来说比我想像的情况要好些,最快的话两个月就能修复。”王曜说,他会尽全力在两三个月内将雕塑完全修复。
感受到市民对城市的关怀
对于雕塑的失而复得,作者王曜感谢广大市民对这起事件的关注。“通过这件事情,我看到了我们市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主人翁意识的加强,使得我感受到世博精神正在从基层普遍地建立起来。我感受到大家对自己的城市、对自己的家园的那份密切关怀和炽热的爱。”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