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月17日媒体报道,今年10月,陕西东大门标志性建筑,39米高的巨型“秦”字雕塑将在潼关县建成亮相。据了解,陕西东大门标志性工程项目位于陕豫交界处——连霍高速公路秦东收费站南侧的黄河二级台塬上,与风陵渡黄河大桥相对,占地6.99公顷,总投资1780万元,分主题雕塑和休闲广场两部分。主题雕塑以三面小篆体“秦”钢结构雕塑为主体,秦字中间三笔画以关中社火、陕北剪纸、陕南山水为创作题材,左右两笔画以祥云图案为雕刻,内容象征了三秦大地吉祥如意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三秦大地,自两周至秦汉,到大唐;盛世雄浑的中华文化,概源于此,世所敬仰。这是历史的厚重,也是文化的事实。不过,在现实世界,塑造两个代表陕西的“秦”字,而且高达39米,耗资1780万元,占地百多亩,似乎并无多少文化的内涵。反倒是近年来滥用当地文化资源打造虚荣的地域名片的翻版。这样的公共事件已经N次发生,并成为公众集体诟病的颟顸行为。
这样的事件,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当地必须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或古都、或历史名人;二是必须将代表当地的历史文化符号无限放大,并耗费巨资构筑成带有权力美学属性的具象标本;三是必须具有经济功能,形成新的观光旅游点,即“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四是带有形象工程的意味。
考量这两个硕大的“秦”字,这四个特点一个都不少。但更吊诡的是,这一做法的颟顸又多了两层的不堪,一个是小篆“秦”字放大的39米,只能收获“全球第一字”吉尼斯纪录的娱乐效果。中国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是第一次的全国性“书同文”,因此小篆蕴藉着无限的文化、美学和实用意义。而小篆的载体是书写于竹木简之上的,因此并非是以字形的大小来表现自己的意义,而是以独特的历史存在彰显其承上启下的“书同文”意义。将小篆的“秦”字在现实中放大,是对小篆承载的文化意义的误读。此外,就是在善用公共财政保障民生的情境下,1780万元可以完成相当的民生工程,解决万千人的饭碗,而不是投资于缥缈的伪文化项目上。巨资去搞豪华的秦字雕塑,算得上是滥用文化、滥用公帑的典型了。如果那两尊巨型的怪兽级秦字能立起来,所谓权力美学的标本立刻就会在公众的口水中变成审丑的建筑垃圾。
这些年来,文化成为最庸常的食料,任何地方任何人只要喜欢,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去蒸、炒、煎、炸,结果成了五味俱全的文化酱缸,端出来尝一尝是味同嚼蜡。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全民性和普适性也往往被阉割成地域性的禁脔。为此,代表中国的历史名人会被现代人按照籍贯争来争去;体现中华五千年文明断代节点的历史古都,更是被现代人占据为属于本城本地的资源。正是这种狭隘的历史文化观,才会演化为以所谓的建筑、雕塑等方式去象征自己、代表自己的做法。
没有不朽的建筑形制,只有不朽的文化精神,这就是关乎文化的具体与抽象的哲学辩证。那两个巍峨堂皇的“秦”字傲立在关中大地的时候,不仅证明不了自己占得三秦文化的风流,反而是在重复当年秦皇阿房宫奢靡一现的短暂恢宏。文化是要讲创意的,是要讲审美的。耗费巨资的东施效颦,违逆民意的形象工程,谈何创意,哪有审美?这样的文化工程,还是少建为妙!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