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英国著名的调查公司“艺术战略”公布了最新的经由全世界62位艺术商人、收藏家、批评家、拍卖行主持人评定的调研结果,中国当代艺术“F4”成员以飞流直下的速度跌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前10位信心指数之外。而杨福东、张培力、张洹、蔡国强和艾未未,以多媒体艺术家的身份,取得了信心指数前5位的位置。艺术战略的调查认为:“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在拍卖行所创造的价格纪录导致的信心,而是由于他们的作品所包含的内容以及质量。”换言之,中国架上绘画在国际市场遭受从顶峰到谷底的过山车待遇之后,深受国内藏家忽视的多媒体艺术家会不会成为下一轮的价格明星?
多媒体收藏存在局限性
多媒体艺术诞生于20世纪,主要包括以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相结合完成的艺术作品,它既是纯艺术的一种,也是电影、电视、广告和音乐画面的常用手段之一。
从国内当代艺术启蒙的“85新潮”开始,就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放弃了用绘画来表达艺术观念。其中,张培力,张洹,蔡国强,广州的大尾象小组等都是国内最早对绘画之外的艺术媒介进行多种艺术尝试的艺术家。
上海老牌画廊香格纳的艺术主持、从1993年就开始多媒体艺术创作的上海艺术家施勇之所以当年选择放弃架上绘画的原因是:“当架上成为唯一的表达方式时,我希望能够破坏这样的唯一,从新的方式中寻找可能性。”这也正是原本出身架上绘画专业的众多多媒体艺术家纷纷选择绘画之外的艺术表达方式的理由。
然而对多媒体艺术认识的局限性,以及收藏家自身收藏条件的限制,国内青睐多媒体艺术形式的藏家并不多。收藏邱黯雄多媒体作品的包括收藏家、美术馆和学术机构,“录像装置作品的陈列相对于绘画作品而言依然有复杂性,这是不可回避的缺陷,绘画从保存性和实用性来讲还是有优势的。”在邱黯雄看来,技术保存问题和可复制性让多媒体作品无法成为收藏热点,绘画作品可成为一件孤品,而多媒体作品可以有多个版本。
被“艺术战略”看好的艺术家之一、中国美院新媒体系主任张培力从1988年就开始多媒体影像创作,他的作品进入了世界各大美术馆收藏。张培力认为,即使在西方,多媒体艺术作品仍然不可能进入主流的个人收藏,“收藏者更倾向于物质化的东西,比如雕塑,绘画。”但不可否认,西方的学术机构更多地从艺术形态艺术学的方面来收藏则会选择较多的多媒体作品,这是无法跨越和忽略的领域。
科技催生多媒体艺术家
中国美院新媒体系教师、多媒体艺术家矫健把架上绘画定义为“规定技术特征的绘画———画布、油画颜料(油画)”。而多媒体艺术几乎没有办法解释,或者可以解释为“不限定特殊技术条件的艺术创作”,艺术创作环境和限制更加少,更加轻松。矫健认为,艺术家对艺术的迷恋中有一半的技术因素。
张培力回望自己的多媒体创作动力,并不能用选择二字来概括,“那时,对于绘画的追求已经毫无感觉,再坚持下去也是无事可做,即使现在再回到绘画领域里,我也回不去了,无论能挣多少钱。”
“西方人之所以收藏中国油画,并非对中国的油画语言感兴趣,他们只是把那些作品当做新闻历史图片来看待。”艺术批评家朱其说,“但中国的多媒体艺术仍然摆脱不了‘山寨’的道路,也就是说,依然在对西方进行模仿,且是低层次的模仿,并没有多一层精神感受和洞察力,没有灵魂的装置等同于舞美设计。”
对此,张培力并不赞同,“在西方,录像机和电视机开始普及时,产生了录像艺术,这和中国的录像艺术产生的时间与契机几乎是同步的,但我们刚开始做影像、装置艺术的时候对于西方正在兴起的艺术形式并不了解。再者,多媒体艺术作品仅仅使用图片传播完全无法清晰准确地传达。要说模仿,并不曾见到哪个西方艺术家前来进行多媒体艺术方面的传播。即使有些受影响,也是间接影响而不是直接的文化影响。”
西方艺术发展到现在,与其艺术制度、基金会的建立有着密切关系,他们可以支持不太有市场和收藏可能性的艺术活动,但中国目前还做不到。“为什么说中国艺术家受到西方影响就该受到谴责?有这样的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来支持你的艺术探索而不是干预你有什么不好呢?中国人不能说没有钱,只能说,还没有产生这个意识。”张培力说。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