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潘鹤痛批“垃圾”城雕泛滥污染城市(图)

更新时间:2009-03-04 08:27:59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吴波 编辑:janet 浏览量:1148

《艰苦岁月》

《牛来了》

屹立在华清池的《杨贵妃》

潘鹤  

    近日,代表新中国美术史辉煌成就的雕塑家潘鹤先生从艺70周年作品展,在东莞深联美术馆展出。本次名为《美·思想与心灵潘鹤艺术展》由广东美术馆举办,展览将集中展示84岁高龄的潘鹤先生从上世纪40年代至今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雕塑生涯的创作小稿(最初小样)、水彩、油画以及国画等作品,这些极少面世的实物文献和艺术品首度展出。

  潘鹤先生代表作《艰苦岁月》是中小学语文课本、各种美术欣赏教材及百年美术必收录的作品之一,60年前创作小稿首度亮相必将引起轰动。展览开幕前夕,潘鹤先生在家中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城市雕塑文化开路人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潘鹤就做户外和城市标志性雕塑。他说,那时候都比较简单,并没有系列地发动(做城市雕塑)。

  “大概是这样的,‘文革’结束后,我担任广美雕塑系主任,发现雕塑系的学生毕业后完全没出路,根本没人愿意报考雕塑系,即便考进雕塑系的学生不到一个学期就要求转系,雕塑事业显得十分沦落。

  辛亥革命之后,破除迷信,各种佛像被捣毁,大型的雕塑近乎绝迹。雕塑基本上转型成为民间的小手工艺品,用于家中的摆设,比如石湾公仔、象牙雕、玉雕等等。甚至全国的美术学院都把雕塑系改成专门教授“三雕”。所谓的“三雕”就是指木雕、玉雕和陶瓷,其时雕塑系也为此做了大量准备,成立了石雕工作室、木雕工作室,建陶瓷窑,但雕塑系还是被人看不起,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仍然十分困难。

  到了1978年,有了一个机会。第一个港商霍英东来广东中山投资建造温泉宾馆,需要一批艺术品作为宾馆装饰,拿出十万元请我们学校为宾馆做艺术品。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家开始搞经济特区,这是一个做城市雕塑的最好时机。我通过各种关系去认识领导,游说他们用城市雕塑为城市建设服务,我对他们说,一个城市不能只有绿化,还要有文化,文化是无形的,如何使无形变成有形,就要靠铸造下来的雕塑。一个城市有了绿化和广场还需要雕塑来画龙点睛,使软件(文化)变成硬件(雕塑),无形变为有形了,我就是这样去说服他们。把雕塑界的需要转化成城市建设的需要,就这样城市雕塑慢慢繁荣起来。”

  对话潘鹤——

  伟大的艺术不怕被利用

  广州日报:本次在东莞的个人艺展能否代表是您从事艺术追求70年的一个总结展览?

  潘鹤:这次展览展出了我从上世纪40年代到21世纪的部分代表作的小稿,我很少搞展出,你知道,我的雕塑作品动辄10来米高,不便在美术馆展出。这次广东美术馆王馆长觉得有必要做这样一件事,我就把以前所保存下来的一些雕塑小稿和油画、水彩和我在今年大年三十创作的一幅国画《牛来了》借给美术馆展出。

  广州日报:现在艺术商品化的趋势的痕迹越来越重,您认为掺杂了商业味的艺术,还能算纯粹的艺术吗?

  潘鹤:艺术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来说,是有利用价值的,被利用是不可避免的,艺术家只能好自为之。就像历史上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如米开朗琪罗、罗丹这些伟大的艺术家的创作,很多都是为了满足政治家彰显功绩教化民众的需要,或者是出于生存的需要用于交换的目的,这都无可厚非。大家都可以看到今天的人们看到那些人类艺术史上的精品和瑰宝,不会记得过去的政治家或者商人的功利目的,只有艺术家的灵魂和思想在作品中永恒。艺术家不可能拒绝所有的被利用,否则就失去了一切发言的机会。艺术家应该利用这种被利用的机会,言说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观念。那些短期的商业行为的泡沫很快就会散去,在那之后,艺术为人类和历史留下的是永恒的真理。

  广州日报:从艺70周年,您觉得自己的风格是什么样的,能介绍一下近年来您的创作吗?

  潘鹤:我的创作没有刻意追求某种个人固定风格,只顺其自然,无所为而为。

  最近几年完成了新疆的十米石雕《水来了》,以及长春的《非洲舞》和广东东莞的七米石雕《报国无门——袁崇焕》等等外,还着手为巴黎郊区创作一座《邓小平在法国》的铜像。

  广州日报:您认为中国的城市雕塑现状如何?

  潘鹤:这点我曾经和刘开渠谈过。雕塑在全国范围内走向室外是我们发起的,最初在广东,后来蔓延至全国各地。当时北京有一条街的雕塑做得很差,刘开渠和我商量说要不要把街道两旁那些雕塑全部拆掉,我说,还是不要拆,拆掉打击不了不三不四的艺术家,只是打击了官员的信心,以后不敢再做雕塑。但是他们照样可以做雕塑,拆了北京他们可以去其他地方做(雕塑)。所以我对刘开渠说,我们提出城市雕塑,可能成为历史的功臣,但现在看来是劳民伤财、污染城市的雕塑泛滥成灾,我们反而成为历史的罪人,垃圾是明显比精品多。现在的问题在于,很少艺术家真正为人民服务,都是在为人民币服务。有人问我一个月可不可以落成一个雕像,我当场对他说,你请广告公司画广告牌算了。雕塑不应该是这样的,这简直就是离谱。

  “文革”后首创裸体雕塑《杨贵妃》

  与记者的交谈中,潘先生回顾其自己70年艺术追求历程无不感慨。他告诉记者,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很大程度要归结于60多年前与其表妹的那一段恋情。年少的时候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受到了表妹的赞扬和鼓励,便下定决心要做一个艺术家。

  “然而她的家庭以及当时的整个社会对艺术家地位的歧视,终究没能成全我们的感情,痛苦之余,这也恰恰激励了我下定决心誓把艺术家这个职业的整体地位抬高才罢休。”潘鹤说,“我没有就读过任何正规的美术院校,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正统的美术教育,我的人生经历给予了我创作所需要的积淀。从出生到现在,先后经历过16次战乱,但是致力于艺术的激情没有在战乱中磨灭,相反在颠沛中得到了更多的磨砺。”

  而他认为自己最为得意的雕塑作品是现在还屹立在华清池的《杨贵妃》,因为这是打破“文革”艺术禁锢的一次突破,他是“文革”后第一个敢于创作裸体雕塑的人。

  潘鹤说,“当时要我为著名景点,也就是蒋介石被扣押的地方——华清池创作《杨贵妃》,杨贵妃在华清池洗澡穿着衣服算怎么个事?‘文革’后,大家都不敢创作裸体艺术,后来我跟领导谈了我的创作思想,最后终于成为‘文革’后创作裸体雕塑的第一人。”

  70年作品屹立70个大城市

  潘鹤先生已建立的长期性大型户外雕塑作品一百余座,最小的3米,最大的近20米。他告诉记者,从艺70周年,他的作品刚好实现屹立70个大城市的梦想,包括东北、西北、东南及中原地带。作为国礼的雕塑作品《艰苦岁月》、深圳市的《开荒牛》、珠海市的《珠海渔女》、克拉玛依的《水来了》,还有的树立于国外广场上,如日本长崎市国际和平象征区的《和平少女》石像等等,这些巨型雕塑每天都在城市中央向人们展示潘鹤的创作成就。也许你可以在所生活的城市天天看到上面提到过的雕塑作品,可你见过这些巨型雕塑屹立在城市广场之前的创作小稿吗?《美·思想与心灵潘鹤艺术展》将集中展出潘鹤先生从40年代至21世纪雕塑作品代表作的小稿23件。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