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2月03日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昨晚,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组织铸造的老舍先生铜像在首都剧场揭幕,与焦菊隐、曹禺两位戏剧大师的铜像共同屹立在首都剧场的大厅里。
老舍铜像由雕塑家孙家钵,历时一月精心铸造而成。与此前所有老舍铜像风格不同,这次老舍铜像的雕塑手法相对写意,很多地方都采用了粗线条的处理方式。铜像上的老舍看上去目光深邃,面孔坚毅。“我在创作中刻意突出了他诙谐、幽默的一面。”孙家钵说。
老舍之子舒乙说,从1949年底,老舍自美国回国后轮流给北京人艺、青艺、儿艺、中央实验话剧院四个剧场写剧本。“据我统计,十六年里他一共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其中给人艺写了《龙须沟》、《茶馆》等九个。他有个习惯,每次写完剧本,他都要朗诵给演员和领导听,朗诵地点在家里或剧院。他还有一个习惯是,喜欢坐在普通观众席里,听观众对他写的话剧的反映。”舒乙说,如今,这个铜像立在剧院里,就宛如老舍到这里来朗诵剧本,宛如他到剧院坐在观众席里,与观众在一起,“因此这个铜像就意味着老舍永在”。据了解,老舍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将持续三天。其中,有为期三天的国际老舍研讨会;北京人艺复排的经典话剧《龙须沟》正在人艺上演;上海文汇出版社组织推出的《老舍小说精汇》共21册,汇集了老舍生前创作的所有小说作品,预计今年上半年出齐。
老舍20世纪最优秀的中国作家之一,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满族贫民家庭。他在小说、戏剧戏曲、散文诗歌方面创作颇丰,而以小说和话剧的创作成就最高。《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作品影响最广,被译成多国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