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老老实实艺术

更新时间:2009-01-05 10:48:42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蔡深江 编辑:janet 浏览量:551

    艺术这东西,我们谈了很多,谈了很久,始终没有谈出名堂。艺术是要靠做的,自2000年推出“文艺复兴城市计划”,新加坡做了不少,也耗资6亿元建了艺术殿堂滨海艺术中心,其实在那之前,民间在艺术领域的付出和努力从来没有停止。然而要落实到普及艺文活动的层面,老实说新加坡的艺术风景线远不如经济力量,无法展现出令国际瞩目的效应。

    说空间不够显然是借口,艺术争的不是空间有多大,也不单靠票房和赞助;追寻突破是必然的,更重要的是创意与试验的胆识。到后来是代价决定一切,无法吸引更多人为艺术付出,加上为艺术牺牲的代价随经济的富裕越来越高,也就没有办法形成足以往上攀爬的基座。

  与朋友谈起台北的鸡腿饭,三四元就可以买到一个大鸡腿搭配三四样配菜的一大盘饭,传统一些的小店家还附送一小罐乳酸菌饮料,满街同样行情跑不掉。本地超市售卖的生鸡腿可能就不止这个价格,大家不解为什么别人可以“不必赚这么多”?我说如同艺术,生存与失败的代价太高了,鸡腿饭不可能亏本卖。

  就这么简单,政府鼓励艺术不遗余力,艺术却不是丢钱就能让什么土壤都长得出精彩。时间始终是有标价的,就算什么都不做,光等上个一两百年,艺术也会勉强自然成型。然而不努力灌溉,艺术没有成长的方向,也找不到高度和自己的影子。

  政府支持艺术,肯定要给掌声。但艺术的养成不能单从冠上“艺术”二字的所有事物着手,与艺术看似无关的考试、分数、现实眼光等因素,都遮挡了艺术汲取养分的角度。如同运动赛事争金夺银的奖励,艺术要的是另一种排除机会成本障碍的环境。

  新闻、通讯及艺术部近日发表本地第一份调查报告,深入了解国人从2003年到2007年的艺文活动、民众参与度及创意工业的经济贡献。报告的其中一部分资料显示,马来社群、年龄介于35岁到49岁、住在一、二或三房式组屋及教育程度在O水准以下国人,过去五年来参与度增加情况最为显著。看出了什么玄机吗?

  初看报告分析,再次说明艺术与食饱富裕没有直接关系,至少在新加坡如此。可以推断随日子越来越好,参与艺术创作与艺文活动的人数不一定成正比增加。另一个解读的角度是,生活简朴的人更懂得珍惜与借重艺文的力量;或许其他人的艺文契机被富饶的物质取代了。

  第三阶段的“文艺复兴城市”计划谈到了中国北京“七九八”艺术工厂和美国纽约百老汇,也尝试打造艺术力量聚合的空间,要把艺术创作者、消费者和为艺术穿针引线的咨询公司拉在一起,以带来高经济增长。这类艺术特区固然是世界各地创意工业的新发展趋势,然而我们不能只看到别人成功的表象,现实的基本功还需要更多时间扎实凿斧。

  对艺术文化的渴求无法内化成一种生活本质,急着数艺术的钞票,并美化耕耘艺术的过程,将再次陷入以商业手法驱动艺术发展的迷思,以为艺术是一盘鸡腿饭。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