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收藏/拍卖>正文

艺术收藏与价值判断

更新时间:2008-12-17 09:31:18 来源:中国证券网 编辑:janet 浏览量:302

    艺术收藏与价值判断

    相比传统绘画,当代美术从形式与内容、材料与边界都显得格外复杂。对于收藏界人士而言,投资当代美术不仅潜在巨大风险,在价值判断上更有一定难度,除了需要艺术史论常识之外,还必须有前瞻性的判断力。可以说,不论投机或收藏当代艺术,其本身就是充满创造力的资本行为。中国资本在这一新领域显得极为薄弱,不论美术馆还是私人收藏,对当代艺术的投入都非常不足,只限于一些投机性小股资本 在近年的艺术泡沫中兴风作浪,其盲目性也一览无余,包括一些东南亚华人资本也不例外,缺乏投资当代艺术应有的鉴别实力。加之中国市场秩序与学术规范的混乱,艺术品市场弄虚作假现象极为严重,变相成一种纯粹的资本博弈行为,艺术本身价值变得无关重要。

  国外美术馆和有实力收藏机构都有一套严格的艺术品的评估体系,因为当代艺术不像传统艺术那样具有可参照的既定标准,所以更需要发掘性的学术评估机制。知识投资是艺术收藏中的关键环节,大型美术博物馆除了有长期从事艺术研究的专家队伍之外,为了确保鉴别艺术品的客观公正,还需要保障专家学者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在机制上必须防范他们从中牟利舞弊。在中国,从事理论研究或艺术批评在物质上没有保障,在批评与监督方面缺少保障,使艺术批评家和理论家成了职业“打托”,直接听从资本的操纵,缺少鉴别与批评应有的独立性。

  由于中国没有形成真正收藏当代艺术的规范体系,基本是些投机性资本炒卖艺术品,其本身缺乏艺术的判别能力,只能盲从市场行情、媒体炒作,甚至直接包装画家。最明显如中国的艺术理论家和批评家,他们只会写些吹捧的打托文章,没有人请他们为某个艺术家作品进行系统的学术评估,因为炒家感兴趣不是艺术的本身价值,而把艺术品看作一种可以套钱的筹码,何况中国的专家学者缺乏鉴别公信力和学术权威性。这些都充分暴露了当代艺术投资欠缺知性机制,最终损害的恰是资本自身,同时纵容了艺术家的创作惰性和助长了艺术市场泡沫。

  一、艺术作品五种价值形态

  一件造型艺术作品,首先是其材料的成本价值;其次是工艺的技术价值;最后是艺术的文化意义。不论当代艺术的形式有多么的开放与泛滥,金子始终是金子,艺术作品不外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反映出其价值,艺术形式不仅有材料、技术、风格、流派和结构的差异,还包含了的性格、感觉和气质的个性表现;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经验媒介,包含了价值理想、审美趣味、创意想象、思想情感表达等。但是,一切艺术的价值参照标准是透过外部生效获得确定,在不同时代,艺术的价值表现也不尽相同。

  归纳起来,艺术作品有五种不同的价值形态:A类、形式与内容皆为优秀;B类、形式优秀而内容空洞;C类、形式优秀而内容反动;D类、形式简陋与内容优秀;E类、形式低劣与内容空洞。以下为五种艺术作品的绝对值(形式只有正值:0至100,内容有正负值:+100和-100,中间值为0。形式值是指艺术作品形式、技术、风格、语言、结构等外在表现,内容值指艺术作品表达的精神意识,转化为外部的社会文化意义):

  A类作品:形式值100加内容值+100

  B类作品:形式值100加内容值-0

  C类作品:形式值100加内容值-100

  D类作品:形式值 0加内容值+100

  E类作品:形式值 0加内容值0,

  以下为五种作品的相对值参数:

  A类作品:形式值85以上,内容值+85以上

  B类作品:形式值85以上,内容值-0以下

  C类作品:形式值60以上,内容值-20以上

  D类作品:形式值30以上,内容值+40以上

  E类作品:形式值10以下,内容值-0以下

  值得补充的是:理论上不仅有F类作品,即形式与内容均有负值要素,可艺术起源于审美经验,其形式本身是无害的。但是,形式转化为有负值内容,这不是艺术形式本身的问题,而是由外部经验的作用。正如一些传统艺术均历史上具有积极文化意义,随着时代变迁而散失了其原有的鲜货价值,并被外部(后人)所滥用,成了发展与进步的形态障碍。

  二、五种作品的价值分析

  张晓刚绘于1995年《血缘:大家庭》系列作品,接近于A类作品,尽管它形式上具有外来成分,但它在吸收过程中作了非常成功的转化处理,形成一种个人的语言风格,至少没有象王广义那样在形式上是绝对的复制性。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庭》系列作品,它内容上极具文化批评意义,主要针对专制主义极权下导致人格病异的文化遗传。由于市场纵容与资本操作的关系,以及艺术家个体文化激情与创造力的下降,张晓刚在《大家庭》系列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无限制的繁殖复制,变相一种毫无艺术意义的加工生产。

  《血缘:大家庭3号》张晓刚绘制1995年

  形式值在60分以下,内容值在+90分以上

  吴冠中的绘画属于B类作品,由于文革的特殊历史关系,形式风格的意义往往具有社会意识意义。当时形式美作为一种审美观念,对于文革政治宣传画单一化的形式风格,无疑推动了审美多元化的进程。这表明形式在外部关系的效应下,将可能转换为一种内容实质。那么,当历史行至改革开放之后,文化环境与艺术样式相对自由丰富,吴冠中仍在绘制那些“形式美”绘画,它们已不再构成外部效应的文化意义。换言之,大量高价收藏这类作品,意味着纵容艺术创造的惰性。

  《人之家》吴冠中创于1999年作

  形式值85分以上,内容值+10以下

    王广义的作品,它是一种典型的D类作品,其观念性意义往往驾驭形式之上,而且语言形式均对西方波谱绘画的直接套用,谈不上任何原创价值。但是,王广义将波谱艺术有效地切入到现中国社会语境,特别在90年代初期,中国处于“招商引资”和大量西方快餐文化进入,对社会主义的制度与价值构成直接消解作用。可见王广义这一时期作品通过外部关系获得价值生效的。同样,当王广义后来在不断复制同类作品,必然地变相为符号批量加工的商业行为。因此,当藏家继续收购王广义后来那些文革作品,它变相为一种名义签名的活动。

  《大批判 万宝路》王广义创作于1992年

  形式值10分以下,内容值+80分以上

  关于C类作品,它在特定时期成为一种主流艺术,并释放出巨大的社会文化暴力,文革中如靳尚谊、刘文西和陈逸飞等绘制了一个伟人崇拜、讴歌专制、崇尚暴力,对历史与政治缺乏有正面意义的独立判断。这些绘画作品在形式与技术上,均代表了其时代绘画艺术表现力的最高水平。当下的传统绘画和媚俗艺术,他们在技术与形式上都有独到之处,前者在形式上复古主义,某种程度上捍卫了保守思想与专制主义。

  《占领总统府》陈逸飞与人共同创作于1977年

  形式值80分以上,内容值-80分以上

  周春芽的《绿狗》系列,大体符合E类艺术。首先,它在形式上对西方某一时期艺术的抄袭,由于现代生物化学发展,衍生出生命世界的变异现象,引发美术与影视艺术的关注,出现了一些绿色的变种生物。周春芽的《绿狗》从形式上缺乏原创性,其内容也极为空洞;这种貌似现代艺术的符号,其内容则空洞不堪,谈不上任何文化价值,其情形类似程式化的传统文人画,反来复去都是些“梅、兰、竹、菊”。

  《绿狗》周春芽创作于2007年

  形式值20分以下,内容值+5分以下

  三、资本缺乏创造力的下场

  尽管艺术品收藏有资本博弈的自身经济规律,可没有知性创造力的资本终究必败。本次金融危机再一次形成资本洗牌,艺术品收藏首当其冲。华人收藏界成了这场艺术泡沫的主要受害者,其情形不亚于“蚁力神”事件。它对今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没有人甘心紧握“烫手山芋”的,一旦经济形势好转便必定再度作怪。欧美艺术品商贩是这次艺术泡沫的受益者,重现了老牌资本主义久经考验的博弈能力。对中国当代艺术高价接盘的,主要是些东南亚资本家及中国本土的二代暴发户,它们大都依赖承租权力获得财富,所谓寄生性的资本,其自身缺乏发掘性的创造力。

  随着“F4”在国外的红火,中国当代美术便掀起了一股符号化的绘风,并引发市场与创作的盲目跟风。加之制度上对资本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以及艺术批评独立性不足,客观上促成了艺术与市场的混乱局面。不光是明星画家在批量加工作品和充塞市场,几乎中国当代美术都在集体制作“符号”画面,其思想的贫瘠和内容的空洞是小事,整个社会因此付出巨额的消耗成本,如画廊街、艺术区、画家村、美术扩招的风风火火,包括金融界和房产界都不同程度的卷入了艺术泡沫的风潮。目前而言,一些小股资本和艺术家们是直接受害者,间接上毒害了整个社会文化土壤。

  早在十年前,中国古董在国际拍卖场便出现“哄抬逼价”的炒作势头,随后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品一路走高。用国内那些 “炒家”、“推手”的话说:是中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实力的表现。试问,有哪个国家出现过像中国艺术品市场这般疯狂,名家不断复制的、甚至请枪手成批加工的作品会卖到上千万的天价这样的现象。不说艺术自身固有的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即使工艺品也需要技术与材料的含金量,何况传统收藏业遵守“以稀为贵”的基本法则。中国当代美术明星的作品,尽是些千篇一律的“大头”、“笑脸”、“绿狗”,甚至画布上颜料还没有干透,投放拍卖场就动辄“百万”和“千万”。

  有一点是明确的,“天价”接手艺术品毕竟少数,实际价格是极为优惠的,目的都企图套钱,真正收藏当代艺术的藏家也不多,只是泡沫的爆裂使炒家变成了最终接手者。尤其那些小本的投机者,他们手中的艺术品成了“烫手山芋”,同时对这场艺术品泡沫造成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位在798的李姓画廊老板,原本是做贸易的,火爆的艺术品市场使他按捺不住,接着开画廊、包画家、办展览、做宣传,两年里投入数百万,现在库房里存的“娃娃头”的艺术品,用来装饰墙壁都乏味。如果不是遭遇金融危机和艺术泡沫的爆裂,花钱包装出艺术明星来,一两副画便捞回了本钱,剩下是净赚的,那堆“娃娃头”足以使他成为上亿富翁。现在一切都成了泡影,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娃娃头”必成一堆废品。

  总之,不论收藏还是投机,从业者的文化品味和知识结构是至关重要的。中国艺术收藏基本沿袭了传统书画的经验习惯,只要是名家作品便按大小尺寸给价,大部分画家一旦成名便进行自我复制的风格化创作状态,忽视了艺术本身的创造价值和文化意义。事实上,名家的代表作与后来的翻制作品,在价值判断上是大不相同,严格的学术收藏需要注重文献依据以及作品赋予社会历史的文化意义,千万不能盲目跟风。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