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杂谈>正文

四、抽象

更新时间:2008-12-15 10:04:31 作者:霍波洋 编辑:小路 浏览量:305

1988 年研究生毕业创作时创作的《初潮》, 2002年放大后铸造了两件。第一件在韩国的一个雕塑公园,第二件在北京的一个雕塑公园。作为模具的玻璃钢稿,被我拉回来放在工作室窗前的绿地上。每天在工作室创作时,都可以看见这件作品,也在不断的揣摩这件作品。因为在 1988年的创作过程中,我并没有想的太多,为什么当时的创作初衷使得作品做成了这个样子,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有人说:这件作品是“线性因素”,有一种音乐的感觉。如果从这个角度也许也可以解释:上中学的时候,正是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学校的学习不是很紧张,每一个孩子有很多剩余的精力,在放学后都想学点什么。妈妈托人从营口给我买了一把小提琴,我开始刻苦的练习,虽然小提琴的学习最后没成什么气候。但是,在我头脑中对于音乐还是空白的时候,小提琴的音色不断的刺激着我的神经,形成了我对于小提琴音色的记忆。

《初潮》的形体处理趋向“线性因素”后,形体的量感减弱,流动感成为主要形体特征,具有了“弦”的感觉。形体被拉长后人体关节的形体起伏被削弱,而服从于线性因素的要求,而对于“线”的处理,为了表现其“音色”的优美,在保持线性因素的前提下,反而加强了体量感的处理。形成了一种如同小提琴般的音色特征,而且这种音色还是小提琴 A弦和 D弦的音域。创作《初潮》这样的作品和我小时候学习小提琴有很多的关系,如果在我的小时候要是学习钢琴的话,是不会创作《初潮》这样的作品的。确实,不但是那个时期做的雕塑,就是以前去卡啦 OK唱歌,我都喜欢类似弦乐特征的歌曲。

在雕塑中,我们不能不把体量感与音域联想在一起。雕塑中体量感的增加,使雕塑的音域不断取向于低音,而当体量不断的减弱,倾向于线性因素时,则不断的具有高音声部的特征。当雕塑形体的处理饱满而滑润时,使我们联想到乐器中低音声部乐器,如圆号、大提琴。当雕塑的形体表现产生强烈体面关系和留有更多塑痕的时候,更容易使我们联想到音乐中的键盘乐器和打击乐器。这使得雕塑和音乐在表现语言上相一致,产生审美上的共鸣。如果我们把布鲁德尔的雕塑风格比如钢琴的话,是因为布鲁德尔的雕塑,在形体塑造上锐利的面的处理;面在空间中的不同方向,如同音符在乐谱中的跳动,与钢琴的键盘敲击音色相吻合。那么,马约尔在雕塑形体处理上,圆润和丰满的体量感,如同弦乐中大提琴的低沉而缠绵的音色。贾科梅蒂的作品如同小提琴的音色中的“泛音”,纤细而充满不确定性。

造型艺术与音乐是有联系的,造型语言上的纯粹和精神性,使之更具有音乐的特征。具象雕塑在抛去情节因素后,雕塑中的抽象因素与音乐的抽象因素在表现是相通的,都包含着节奏、韵律等共同的语言元素。

现代主义时期雕塑与绘画同样经历了由具象演变到抽象的过程。在绘画中“对音乐意味的探求,引起了绘画由自然模仿向主观抽象的图像转换,自然的物象被高度地符号化、秩序化为具有内在关系的纯构图。” @抽象绘画通过作品中的符号与精神,排斥具象因素在作品中的功能,表现了艺术家的精神,这是抽象绘画所走过的行程。抽象雕塑也一样,作品中的具象因素被不断的舍弃后,抽象因素与艺术家的精神构成作品的审美主体,以至于抽象雕塑以表现纯“形”或纯“形式”为目的。理顺了以往人们感知到而没有理性归纳的抽象审美规律。

抽象艺术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对于抽象审美规律的认识。抽象思维方式为传统具象雕塑语言注入了新的生命,在当代很多具象雕塑中,抽象因素在作品中具有一定潜在作用。《初潮》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是具象的,也是有情节性的。但是,在具象的表现形式中包含着抽象的因素,这些抽象因素是作品的潜在语言。不断向上的并列肢体和植物形成了并列的线,并列的线构成了作品的构图。并列线的不断重复、交错向上,产生了“生长”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作品的内在灵魂。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