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当代"问答

更新时间:2008-12-15 10:02:55 作者:longer 编辑:小路 浏览量:249

 “当代”问答

 

许正龙

 

戊子伊始,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当代雕塑状况,《中国雕塑》副主编唐尧君向余发出连串追问,为作呼应,简答如下。

 

1、当你说“当代艺术”或一件艺术作品具有“当代性”时,你使用“当代”这个概念所指谓和界定的是什么?

我极少说“当代性”,但经常提及“当代艺术”或“当代雕塑”。就我个人而言,“当代”这一词仅是一个时间限定,就是目前。“目前”占据一定时段,随生命延续,之前与将来一段时期均是当代的。严格意义上讲,不同年龄段的人所述“当代”是有相应差别的。

 

2、请梳理一下“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这三个范畴之间的关系?

“古代艺术”、“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是诸多专著典籍中的分期学术类别,彼此存在时间上的递进关系,学术层面上也有所承继与扬弃,三者并不就此“径渭分明”。交错渗透是事物发展规律,艺术也便如此。“当代艺术”是眼前正在发生的艺术,此情此景,距离很近,触手可及。我们感受过古代艺术,经历了现代艺术的巨变,现正体验于后现代艺术的风潮中。

 

3、你认为大约从什么时候中国雕塑开始出现当代性,或进入当代历程?

我不太认同这一提法,如前所说。“当代”本身是个移动的时间概念,抗战版画、文革宣传画,星星画会的作品在其时都很当代。“当代”随所言者而转移,现在艺术界风行的“当代”似乎是与“古代”、“现代”对应的名称,是个文化概念,更多地指向89现代艺术展之后。雕塑界稍微滞后一些,主要起始于1994年中央美院画廊的五人展。

 

4、你认为刘小东、方力均、岳敏君、张晓刚等人的作品,以及玩世现实主义、艳俗艺术和政治波普等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吗?

在当代艺术浪潮中,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处于浪尖上的精英,当然波涛汹涌之下必定还有,尚待浮出水面而已。

 

5、你认为哪些雕塑家及其作品在中国当代雕塑中比较突出?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国雕塑领域实际上处于“补白”与“转型”状态,就是学习与中国传统雕塑完全不同的西方雕塑造型体系。其中涉及对西方古典雕塑的引进,对西方现代雕塑的借鉴,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研习等。在各个层面都涌现了诸多出类拔萃的雕塑家及其作品,我尤其赞赏那些在转型时仍念念不忘自身民族语汇的雕塑家。

 

6、你认为目前中国当代雕塑作品是否具有某些基本的形式特征?如果有的话,这些特征是什么?

就此唯一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代雕塑形式语言如有那么一点共性的话,那就是更加注重“构造”,从主题、形式到材料等方面进行重重组合,不为现实所缚,形成与“雕刻”、“塑造”对应的“构造”形态。

 

7、“当代性”是否一定意味着社会学意义上的问题关注与批判?意味着解构和调侃?意味着扬弃终极关怀和反抗历史辩证?中国当代雕塑是否具有某种共同或类似的精神特征?

你所说的实际上是中国当代雕塑格局多元化的种种表现,雕塑作品能反映当前社会与现实问题,或是表达雕塑家个人真情实感,昭示于决策部门和普通大众,这是一个制度文明进步的表征之一。从整体来看,大众化、通俗化是此期雕塑的基本趋向,强调与公众的融通,雕塑是精神的载体,不是就事论事,其中潜藏着“寓意性”是显著特点。

 

8、“原创性”曾经形成对于现代艺术的垄断性价值判断,“当代性”是否正在形成对于后现代艺术新的垄断性价值判断?你是否认为对“当代性”的认识存在误区或局限性

当代艺术可贵之处在于“设问”,角度与深度至关重要,从中体现出“智慧”。艺术如何整合尚无眉目,不过“雕塑”永远也离不开“原创”,不然就无所谓“雕塑”了。

 

9、是否有可能建立一种更具有涵容性和建设性的“当代艺术”范畴?

 “当代”本身就是一个移动的时间概念,“当代艺术”不可能限于几种固定模式,这会失却当代艺术的丰富性。当前世界风云变幻,社会与自然皆如此,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存在许多有待表现的方面,诸如文明冲撞、生态环境、信仰却失、道德沉沦等等,中国当代艺术关注点当然也会应时而变。从民族发展角度而言,我希冀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艺术格局中能够得到充分拓展。

 

原载《中国雕塑》杂志2008年第3期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