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非洲雕塑何以走俏中国市场?

更新时间:2008-11-10 08:56:27 来源:新华网 编辑:小路 浏览量:217

  曾经去过非洲旅行的张杰先生是非洲木雕的痴迷者,“2008非洲文化聚焦”大型中非文化交流活动期间,张杰特意赶到深圳博物馆,观看塞内加尔、加蓬、埃及三国展出的面具、木雕等非洲造型艺术品。

  “这些雕塑的线条简洁,寥寥数笔,就十分传神,感觉一股原始之风扑面而来。”张杰指着其中一件作品“家族保护神”告诉记者,2005年他去非洲旅行时看到各种各样的木雕,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非洲的造型艺术品尤其是雕塑,以其粗犷的线条和夸张的造型,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我家的客厅和书房都摆了精美的非洲木雕,这些作品表现出最自然的人性,透出一种原始的生命之美。”张杰说。

  近年来,非洲艺术品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并且受到不少人的青睐,成为一种时尚的现代室内环境装饰。

  非洲雕塑艺术品种类众多,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雕塑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其中既有非洲各民族崇拜的各种神像,也有反映庆典祭祀及家庭生活的雕塑,一根普通的黑木头、一块普通的石片,经过充满想像力的创造,就变成了拥有夸张造型的艺术品。

  中国美术馆原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立舟说,非洲的雕塑作品之所以令中国观众感到震撼,是因为这些作品极具感染力和生命力,千奇百怪、大胆夸张的造型变化,反映了非洲艺术家极其丰富的想像力和与生俱来的思维能力,让观众觉得新鲜。

  杨立舟举例说,非洲很多雕塑作品都不是完全写实,而是头大身子小,面部夸张,五官和细节又是精雕细琢,十分逼真,这种将夸张、变形和写实相结合的手法,使雕塑作品极具美感。

  此外,非洲的作品无拘无束地表现人的情感和力量,因此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非洲艺术家中土生土长的人很多,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少,祖传的技巧与作者的灵性发挥得十分自如,人性得到自由的宣泄。

  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副总经理万纪元说,非洲艺术品中具有难以言说的神秘感,这也是它们受欢迎的原因之一。非洲雕塑作品中融入了非洲特有的宗教、禁忌等因素,因而显得深奥而神秘。例如塞内加尔的雕塑作品,很多都是原始的祭祀的东西,是曾经参加祭祀、与神灵对话的东西。

  塞内加尔博物馆馆长伊布拉伊玛·提亚乌说,非洲地区的雕塑一般用于葬礼和献祭仪式,如贝宁的雕塑、科特迪瓦的巴乌莱和塞努福雕塑、几内亚比绍的比约戈雕塑等。一些雕像和塑像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贝宁的纳戈神像象征米农神,芬邦祖先像是一些神庙中最重要的圣物。正因为雕塑被赋予的宗教意义,有观众说,看着非洲的雕塑,就能感到强大的威力,忍不住肃然起敬。

  目前,非洲雕塑正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世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喜欢上这些有着简约、粗犷风格和古老、神秘魅力的艺术品。杨立舟说,非洲雕塑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相信这些造型艺术品会越来越受欢迎。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