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当代雕塑家李吉兴:艺术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者

更新时间:2008-11-05 09:02:20 来源:河北新闻 编辑:小路 浏览量:175

   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备受国人推崇。2007年的“七夕”节上,国内知名学者、民俗专家以及政界相关人士齐集“中国爱情山”——河北邢台天河山,隆重举行了第三届中国•邢台天河山“七夕”爱情文化节暨牛郎织女岩塑揭幕公觐庆典。由此开始,由邢台雕塑家以山石为基础、历时三个月雕刻而成的牛郎织女岩塑呈现在世人面前。岩塑的作者、一位邢台本土雕塑家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他就是三十年如一日在雕塑艺术道路上默默耕耘,执著追求的当代雕塑家——李吉兴。

  李吉兴的工作室座落在河北省邢台市邢州南路临街的一个小院里。工作室的前面展厅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他以往作品的雏形小样,看得出他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就像他的雕塑作品一样,简练而有内涵。

  其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内心有热度的人。这样的人一定会有不凡的人生经历,十六岁离开家出外自己打拼,做过建筑工人、管道工、木工、汽车售票员、糕点工、陶瓷工。众多角色的更替和艰辛,都深深地刻在了他额头明晰的皱纹里。但是这些艰辛,始终没有改变和动摇他对雕塑艺术的执著和追求。

  他历尽艰辛万苦,辗转于河北、北京等地遍访名师,后来被中央工艺美院破格录取,几年磨砺,雕塑艺术水平逐渐提高。先后师从于中央美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章教授,中央工艺美院装艺系主任张昌教授(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其间,在刘焕章雕塑工作室主持工作并担任工作室主任四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3月18日,河北省首次雕塑作品个展问讯于邢襄古都,尽显燕赵风情的百余件雕塑作品从各界关注的视线中脱颖而出,省美协副主席韩喜增称之为“邢台雕塑艺术走出蛰伏、走向全国的标志”。

  他时常把自己关在那间工作室里,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忘情、专注。近三十年来,先后创作了许多巧夺天工的雕塑作品:

  1981年,十余件雕塑作品参展邢台市“青年美术作品展”获特等奖;

  1983年,木雕作品《生命启示》获河北美展百花三等奖;

  1984年,设计邢台市城标雕塑《卧牛》;

  1992年,石雕作品《金猴出世》获中国首届石雕艺术大奖赛二等奖;

  1993年,承制北京虎峪“百仙神洞”大型群雕工程;承制北京钓鱼台国宾馆2号楼《钓鱼台史迹图》、6号楼《钓鱼台》大型浮雕工程(被评为世间之最);随著名雕塑家刘焕章老师参加中国经贸大学大型铜雕《期望》工程。

  1994年,承制北京北海公园白塔佛像和小西天“极乐世界”百尊佛像的雕塑工程;

  1995年,承制秦皇岛森林公园《珍禽图》大型浮雕工程;承制北京西客站候车厅《锦绣中华》大型浮雕工程;

  1996年,承制邢台宾馆贵宾厅《神牛》铜浮雕工程;设计可口可乐饮料集团《中国瓶》雕塑;

  1997年,出席“中国雕塑论坛”会议;石雕《金猴出世》被中国雕塑杂志刊登;随刘焕章老师参加顶新国际集团《奉献》雕塑工程;

  2000年,应邀参加《杨澜工作室》拍摄的电视报道据《雕塑家刘焕章》;承制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锦绣中华》汉白玉大型浮雕工程;

  2001年,设计邢台市委广场中心雕塑《日月永恒》、《启航》、《母与子》、《旗帜》方案;设计承建野三坡“猿人谷”百尊猿人群雕像;

  2003年,设计中央委员、河北省委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吕玉兰铜像;设计紫金山邢州五杰铜像;

  2004年,设计承制河北省秦王湖《千年榕树舞台》;

  2007年,设计承制中国爱情山——天河山牛郎织女大型岩雕工程。

  三十年来,李吉兴在雕塑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追求着。一切事物在他的手里被赋予生命、赋予性格、赋予品质。

  他认为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他那深遽的眼神,能够大胆接受一切外部的真实并懂得其中内在的真实。

  他在沉默中用心雕刻着,将天生的孤独与灵性凝聚于指尖,在艺术的苦旅中执著的追求着完美,朴素的人生。

  他一路走来,用三十年的艺术探索向世人告知了自己一种追求的境界。

  如今,他作为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研究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家,邢台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依然继续蛰伏在他那间满屋金黄的工作室里,波澜不惊地诠释着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