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一直是现代学术界所倡导的。那么在我国五千年古老而灿烂的文明中,如何去寻找有益于现代艺术的因素。我认为这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对于中国现代陶艺来说,西方艺术尤其是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西方后现代艺术却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在世界现代艺术的舞台上,一些艺术家已经开始大打中国牌,并受到的世界的关注。比如像蔡国强、徐冰、张艺谋等艺术家。虽然他们的成功也曾引起了不少的争议,但是我认为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方面,他们的努力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并且通过他们的成功再次印证了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东方和西方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除此以外,非洲,南美洲,大洋洲……许多不同的文化都应该表现出自己不同的风格特色。
二 传统书画中的因素
书画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的表现媒介。通过书法和国画,我们可以了解到几乎所有东方审美思想的精髓。书法同中国画一样,它们都是线条的艺术,而正是这种充满东方神韵的线条使它们的关系密不可分,古人就称之为“书画同源”.当然“书画同源”不仅指的是书法和绘画的紧密关系,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它们都体现了东方审美对“线” 的理解。中国传统的雕塑,都是以当时著名画家的白描图稿为蓝本,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这些古代雕塑,来体验当时古代匠人对线和体积的处理,以及他们是怎么处理平面和立体的关系。并通过这些线来欣赏和学习这种充满东方神韵的线条。也可以通过对书法和国画的学习,来加深对东方审美的理解。所以说,这一古老的书画艺术是现代雕塑陶艺不可或缺的资源。
三 传统雕塑中的因素
中国传统雕塑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是,却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史书上有记载的著名雕塑家寥寥无几。文人士大夫的书画一直被认为是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而古代大多数的雕塑家却被视为匠人。在上个世纪西方写实雕塑的引入,才使得中国雕塑艺术才真正的发展和被社会认可。但是我认为东方和西方在文化和审美方面,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是在完全不一样的审美思想下产生的。西方是以写实的手法再现生活,东方美学而是一直在追求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西方艺术往往是利用光影效果来表象物体的形象、体积和质感,而东方艺术是利用“骨法用笔” 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形象和轮廓。最后西方艺术发展成为了一种表现体积和空间的艺术,而东方艺术发展成为了一种平面的、装饰性的艺术。西方艺术是面的表现,而东方艺术是线的表现. 西方美术以理性的思想为主,而东方是感性多于理性。所以,我们不能轻视和否认我们自己的传统。
对于中国传统雕塑,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来研究。它们的分期应以佛教的传入为界线。大约在两汉之际,即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开始通过西域,逐渐传到我国内地。佛教引入之前,我们可以从秦兵马俑、汉画像石、霍去病墓雕塑、及随葬的小型陶俑等。看到真正中国本土的传统审美。佛教引入之后,我们可以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以及敦煌莫高窟等佛教造像中看到,从早期以犍陀罗艺术为代表的云冈石窟。逐渐被中国本土文化所同化,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造像,以龙门和巩县石窟为代表。
我认为重点应放在秦,汉,唐时期。这段时期也是中国传统雕塑的巅峰时期。比如,我们在欣赏秦兵马俑的马头时,除了高超的写实技巧可以和巴特农神庙的菲迪亚斯的马头相媲美以外,更多的是赞叹古人可以把写实和东方的审美巧妙的融合得恰到好处。使观者目光留恋于这寻味不尽的韵味之中。坐落于长安以西的汉代霍去病墓的石刻艺术更是把这“似与不似之间的”东方审美发挥到了极致。在自然的巨石上稍加人为的雕琢,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动物便跃然于眼前,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唐代的龙门石窟是以逐渐被中国本土文化所同化了的佛教造像艺术的代表,唐代,佛教在中国达到了空前的普及,佛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佛教形象也因此被普遍地世俗化,神性的削弱和人性的增长使得唐代佛的形象更富亲切感。同时,构图上的创新,更加富于立体感的艺术手法都使唐代作品在写实风格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些,在唐代龙门石窟的造像和浮雕上都有所体现。
中国传统雕塑,可以说是我们精神思维的根源,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认为西方是最先进的、东方传统已经过时等思想是我们应该极力反对的。但是,对于如何利用这一宝贵遗产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四 传统陶瓷雕塑中的因素
传统陶瓷雕塑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陶瓷雕塑一直保持生动,直视的特点,贯穿於艺术发展历史长河的始终。中国传统陶瓷雕塑,既有石雕。泥塑的风格特点。又有於材料和烧成工艺形成的独特构图形式。虽然受到材料和烧成工艺的制约,但其表现形式和手法还是多样的。
汉代陶俑造型优美,姿态生动传神,是中国历代墓俑艺术中价值最高的作品。其以写意为主最求内在气韵之美的审美倾向还对中国传统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即自汉以后艺术已不再是对自然物纯客观的描述,而逐渐成为人们理想与性情的寄托物。传统陶瓷雕塑因制作要考虑到烧成问题,以及,丰富釉彩的装饰问题。所以,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造型艺术。还有一点,因为传统陶瓷雕塑长久以来多以工艺性和民间性为表现,所以,很长时间不被世人所重视。自从上个世纪上叶,一批艺术大师的参与,现代陶艺才就此兴起。这些大师比如:罗丹、德加、高更、米罗、毕加索等。当然毕加索对现代陶艺的贡献是最大的,他的陶艺作品是传统制陶工艺与雕塑、彩绘相结合的产物。在1948年,毕加索就曾在巴黎举办过有500余件现代陶艺作品的展览。这些大师的作品绝妙地把握了陶瓷的材料特性和工艺特点,并对其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在泥性的肌理中自然而然地贯注了自身的艺术理念和追求。这对当时及后来的陶艺创作从手法和艺术的观念上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对于我们来说,中国传统陶瓷雕塑依然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对于它们,我们还要继续深努力发掘它们历史的延续性,并继续深挖其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五 总结
传统文化虽然诱人,但是我们当然也不能抱着不放,一句老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国一批现代雕塑陶艺家们正在不懈的探索着现代雕塑陶艺发展的新道路,这样的艺术家有周国祯、姚永康、吕品昌、孙家钵、罗小平、刘建华等。我们是站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相信,中国现代雕塑陶艺发展的潜力将是巨大的。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