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杂谈>正文

穿越迷雾的幽灵——论汪建伟的作品在一场新起的争论中的处境

更新时间:2008-10-14 08:52:15 来源:中国文物网 编辑:batty84 浏览量:248

    中国目前的改革所形成的感觉和视觉的现状,包括艺术在内,使得像汪建伟这类艺术家的作品的正确定位,不一定很容易得到承认。不过,他仍然被视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从某些方面来讲,甚至是一位先驱人物,但这也只是对这个问题作了部分补偿。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些原因究竟是什么。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当代感受的现状或多或少地要求直接的效果和亲和力,而汪建伟很少提供这些东西(尽管他的作品有时也轰动一时,而且往往诉诸感官)。但是,和目前中国一些最著名的艺术家不同的是,他的作品始终强调观念的复杂性。另一个原因是,近来中国建立了相当数量的机构和美术馆,但它们鲜有符合美术馆标准(这种标准不一定非要是“西方式的”),而却又试图写一部自己国家和背景下最近艺术发展的历史,确立起一种标准,以此作为一种更具广泛争议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基础。

    这样一种标准不可能把汪建伟包括在内。他所从属的那一代人,经历了中国文化大革命晚期以及后来经济自由化的政策,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决定性的岁月里扮演了活跃的角色。作为这一代人中的一员,汪建伟原本从事绘画,后来为其他中国艺术家开辟了诸多道路,而且现在仍然继续着。他的作品如果在美术馆里体制化了,也许可以在一种不同的、更雅致的环境里来观看,这当然有助于理解其作品以及它们如何伴随一种全新的中国式话语发展。

    但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自从汪建伟开始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媒介和语义环境以来,观众和媒体尽管都会给予他的作品体制上必要的审慎评价,却无法轻松地将其归类。它们不可能被化简成为某种“品牌”,或者一套符号标准。而这种品牌或符号已经是今天中国许多艺术家的特色,特别是那种仍具有影响力的,引用中国宣传符号的,所谓“政治波普”。自此,我们开始对市场提出质疑。因为我们知道,至少有相当一批在国际上取得成功的中国艺术家明显是在迎合他们西方卖主的愿望,也许我们不得不在下文对这种愿望作更进一步的观察。

    汪建伟并不是人们所说的迎合市场的艺术家。因为种种原因,同那些在国际拍卖会上大获成功的画家和雕塑家们相比,他的作品很难卖出去。人们甚至会说,汪建伟几乎不可能被视为一位市场艺术家,因为他创作的行为、纪录片、大型录像装置、公共空间的介入和雕塑,所有这一切都不是私人收藏家们喜欢的。所有这些理由结合在一起,足以初步描述他的创作活动所发生的“力场”。我们不要忘记,还有一个重要的补充,即他是在国际行为艺术背景中创作,是在一种完全不同的“体制”中创作。

    但是,目前真正使汪建伟的作品面临困境的,在于他并不为这些“感觉和视觉的现状”服务,而是批判地对它们进行反思。他并非用一种看似显而易见的方式——即通过创作带有政治相关性的影象来表现其“批判”的立场,这无论如何已成为政治野心在主流艺术中唯一剩下的东西。我们可以说,这种方式只是表达了对政治的渴望,但还不是政治活动。汪建伟作品中的政治因素从结构上讲是不可见的,也是难以把握的。如果外来人心怀以某种方式“观察中国”的渴望——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渴望——来看待今天的中国艺术,他紧接着会为之吞没(被其难以置信的速度、规模、建筑物等等)。准确地说,王建伟作品中竭力躲避的,就是成为这一渴望的目标。观众想要在这里染指中国,只会遭遇到隐喻、空间、叙事和历史,而目标本身在其中不断消失。这种消失并非他的作品的美学效应,而是其他事物得以浮现的先决条件。

    人们必须超越现存的视觉世界及其“虚幻的客观性”。这是乔治卢卡斯用来描述资本主义文化特征及其构建“视觉世界”的规则的术语。“虚幻的客观性”是一种效果,社会关系由此被伪装成为事实,首先是以产品的形式呈现(也就是所谓的商品拜物教),但是这一点越发同生活的其他所有领域相关联。社会关系被伪装成为事实,也一直被描述成所谓“归化”,这些事实被表现成为自然的,使其产生的力量也是自然的。而随着世界其他地区的全球化,中国向超级资本主义的不寻常的转变,也把自己表现成为这些自然力的释放,往往也意味着人力所不及、没有商量,“没有选择”,甚至人们无法谈论它。正是在这种新的商品文化和社会关系中(以及一个人如何通过别人而被传达出来),我们找到了中国视觉世界的构成,那是大部分由允诺组成的意象结构(例如在广告中诱导对某个社会地位的渴望),将实在性转化到偶像的地步。当代中国影象中那种巨大的力量就是由此而来的。也是这一点使得毛泽东的形象变得“强而有力”。它已成为一种除了权力本身之外不再表现其他任何东西的影象,而毛泽东现在则已成为一个品牌。(我们对毛泽东的照片着迷,实际上是被权利的灵活性催眠。这正是因为这幅照片在今天还有别的含义,但同时仍然是如此强有力)。

    我们必须超越的,正是这一堵“虚幻的客观性”之墙,才能进入到观察它所创造的空间的可能性——比如社会空间。这就是汪建伟的作品所做的。他的作品中没有任何柏拉图的成份,因为这是一种对中国社会来说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即在表象的迷雾背后,才是更真实、更纯粹的现实领域。超越“虚幻的客观性”就意味着不要向媒体效应、向眼下视觉世界领域的欲望的形成屈服,而非达致更真实的真理。它意味着将事物还原到社会赋予它的特征上,这才是需要发挥作用的环境,也就是社会变化的环境。

    说了上面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汪建伟是如何成为中国社会的编年史作者,他所运用的不同流派又是如何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我认为,文献和戏剧之间的区别在他的案例中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在一种几乎是摄影的意义上运用他所有的媒体,假如真的有所谓社会空间“摄影”的话。他的作品的核心范畴是空间,即空间同历史时代的联系——那里有什么,那里没有什么,什么是可说的,什么是不可说的。所有这一切仍然太过抽象,所以我们必须看一看它的具体形式。空间和时间当然不是永远抽象的,而是以具体感知和历史的形式得以具体化。汪建伟的主题,恰恰是中国具体的历史和感知。在这里,空间始终是人们之间的关系,在物质的空间中得以具体体现。穿越中国新资本主义梦想所促发的虚幻客观性的迷雾,是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新的远郊住宅区的前提条件。

    在我们的谈话中,他说到一些事,最终让我想起了四十年前罗伯特史密森把新泽西的工业遗迹描述成“倒转的废墟”。史密森说:“建筑物并不是在它们建成之后坍塌成为废墟,而是在它们建造之前就崛起成为废墟了”。但是对于汪建伟来说,重要的是将从这种观点衍生的可能的反向感染力抛在脑后。崛起成为废墟的建筑物,可以在他1999年的纪录片《生活在别处》中看到。拆迁的农民蹲在建设了一半的别墅旁,但核心的问题是农民的生活,他们生存和想象的能力,这些都被理解成一个人的记忆(个人的或集体的)所创造出的想象空间。史密森的“废墟”隐喻只是引导我们接受一种再也无法辨识的历史空间。对于汪建伟来说,这种状况已经成为今天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最终,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他虽然放弃了纪录片的形式,转而使用虚构的人物或利用中国古代文献,但这不亚于“纪录文献”。这里所纪录的,是我们所谓“历史空间”、存在和可能性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例如,《飞鸟不动》是2005年以来的汪建伟创作的一部主要作品,充分体现了这种态度。在这部录像中,他利用了宋代杨家将的英雄故事。在一个普通的、人造的舞台上,演员们上演着深受喜爱的打斗场面,最后彼此杀死对方。他结合了所拍摄的X光照片,以及在巨型人物雕塑跌落的不同阶段所捕捉到的影像,并参照了希腊哲学家芝诺的主张,即如果人们承认时间只是由孤立的瞬间组成的,那么飞着的箭矢在整个轨迹中实际上是不动的——这暗示了在中国社会出没的历史健忘症,也暗示了不断运动的观念。后者在中国思想中十分重要,同可能性联系在一起,而在这件作品中则是用一种可怕的鬼影捕捉下来的。就像《飞鸟不动》一样,汪建伟后来的大部分作品实际上发展了一种鬼影场景的类型。如果《生活在别处》中的农民代表了当今中国社会的“鬼影”,那么他后来的作品针对的并不是由真人组成的鬼影,而是集体的想象,源自于历史,清楚地阐明了可能与不可能、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新兴城市阶级的社会关系中,汪建伟找到了这种无法清楚表述的不可能性。他用来刻画这一切的艺术手法,是具有梦境一般品质的录像,几乎带有迷幻或精神错乱的色彩,超然和涉入同时并存。他描述这种方法仿佛是在纪录用其他方式所看不见的常态。其实这种常态已经完全不同了,也就是说看起来很怪诞,例如在《躲闪》或者《蜘蛛1》和《蜘蛛2》中,这种效果是通过摄影机镜头和运动来营造的,也大量运用了声音。但是,这里的社会空间从来也没有精炼成为一幅影响,而是被描绘成受到最微妙的、无法辨认出的动作和行为准则以及社会作用的影响和塑造。

    最近,汪建伟开始更进一步发展两种手法,一种可能会被人们视为《蜘蛛》中的表现手法,另一种则是通过《飞鸟不动》中的隐喻来探索历史空间。他的最新录像作品《症候》可以被视为一个纪念碑式的生动场面,表现了中国本身作为一个萦绕于怀的空间可能会成为什么样式——一系列非同步空间同时在一个舞台上并存(并相互抵触)。从形式上看,这些作品同戏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使得舞台布景变得如此有力的,是这里实际呈现出来的一种感觉,即中国本身自相矛盾的历史呈现,也就是它完全消失在虚幻客观性的迷雾背后,同时又超然地呈现在地平线的那一端。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