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新疆雕塑艺术从隆冬走到春天

更新时间:2008-10-09 09:24:05 来源:亚心网 作者:陶晶 编辑:batty84 浏览量:292
    在这个国庆节里,乌鲁木齐市铜锣湾购物广场层层摆放着雕塑作品,不仅如此,新疆的雕塑家们或现场创作,或为过往的人雕塑头像。看着新疆当代雕塑作品走出美术馆,拆除了阻隔在艺术家与大众之间的栅栏,一位老雕塑家、新疆雕塑学会会长张辛民感慨万千。

    他回忆起了新疆雕塑走过的路。上世纪50年代,新疆人民剧场前竖立起两个水泥雕塑,一个维吾尔族姑娘跳着舞,旁边的维吾尔族小伙子弹着热瓦甫。直至今日,这两个雕塑依然竖立在新疆人民剧场门前。张辛民回忆说,它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雕塑艺术最早的见证。

    接下来被记忆承载的,有上世纪70年代曾竖立在乌市北门的人民解放军进疆纪念碑(现已搬至乌市人民公园),新疆国际博览中心门前组合在一起的3个妇女的雕塑,有乌鲁木齐火车南站的广场雕塑……那时的雕塑作品稀少,人们也并不关心雕塑艺术的存在。

    思绪收回时,张辛民眼前是铜锣湾购物广场里呈现给人们的独具创意的雕塑作品。而活动的主角除了雕塑家们,还有过往的人们。主办方在购物广场里专门设置了涂鸦专区,这让过往的人与艺术家们有了一个共同宣泄情感的平台。这是艺术家针对社会现实的一次突围。

    艺术、商业、大众的关联是艺术家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于是优秀的艺术家们尝试着在自己的作品前向观众介绍,推介自己的艺术观……

    雕塑工作室、陶艺工作室、装置雕塑、行为雕塑工作室都搬进展示区,参展的艺术家有张辛民、孙增礼、地里木拉提·吐尔地、李刚、马皋、阿尔曼等20余位,还有史晓明、曾多源、柳文喜、吴春展、雷茂奎、剡鸿奎等艺术评论家参与评论。

    张辛民感慨地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疆的雕塑艺术从隆冬走到了春天!”

    他说,这30年来,一批优秀的本土雕塑人才成长起来了,他们的作品质量很高。雕塑艺术对旅游、城市建筑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走在新疆的大城小县,无处不有代表当地特色的雕塑作品。

    从事了二十余年雕塑工作的雕塑家张文阁是新疆公共雕塑的一个见证者。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文阁建起铸铜雕塑工作室,那个年代雕塑几乎是没有市场的。张文阁从为银行、酒店制作铸铜门狮打开了自己的市场。这是一个艰难的开始。张文阁说,现在自己的业务已经从铜狮转变成一批批具有城市特色的大型雕塑了。他为阿克苏市多浪河河道两岸设计雕塑,又挖掘出多浪文化、兵团文化、产业文化的内容,设计出5尊主雕:历史名人系列、民族风情系列、产业雕塑系列、古代佛教艺术系列、休闲娱乐系列以及丝绸之路、龟兹文化的大型浮雕。吐鲁番、库尔勒、昌吉、托克逊等地也都在挖掘当地的文化,竖起了公共雕塑作品。

    这三十年来,雕塑创作者也增加了不少。目前全疆专业雕塑创作人员有七八十人,其中创作水准较高、创作比较活跃的有30多人,如李刚、马皋、王宣元等,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他们一部分在大专院校任教,一部分自己成立了工作室。

    2006年年底,新疆美术家协会成立了雕塑艺术委员会。2007年2月,新疆工艺美术协会雕塑专业艺委会宣告成立。去年,新疆首届雕塑作品展在乌鲁木齐市美术馆开幕,30位本土雕塑家的60余件作品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人们在雕塑作品前沉思、欣赏、合影留念。今年5月8日,新疆本土雕塑家们在乌鲁木齐市美术馆举办了一次大型的展览,与大众一起分享他们最新的作品。一位雕塑人说:“三十年来,新疆雕塑不但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也走进了人们的心灵。”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