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真实性和艺术语言的表现力

更新时间:2008-09-12 08:42: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batty84 浏览量:414

    编者按:由文化部和财政部等联合组织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已经进入后期创作阶段,本报特独家刊发相关理论探讨文章。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不仅关乎创作,也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课题。

 

指挥抢渡大渡河(油画)何孔德

   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感动人,首先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事件。真实性是历史题材的第一要义。真实的历史事件本身,就能非常吸引人的注意力,使人动情,使人深思。不久前收看中央电视台反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我国抗日战争历史事件的节目,其中有许多记录当时战争场面和人们庆祝胜利的情景,令人惊心动魄,不是因为事件、场面新奇,而是记录的人和事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真实感情,能引发我们对历史和现实的许多思考。2007年8月30日《参考消息》刊登了吴启平(原《大公报》记者)在1945年写的一篇纪实性报道文章,题目叫《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记述的是1945年9月2日9时10分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包括中国在内的盟国接受日本国无条件投降的场面,因为真实地写出了胜利者的庄严、沉着、威武和欢愉,写出了侵略者的沮丧和狼狈,有整体气氛的描绘,有细节的特写,文字简练、传神,感情真挚,读来令人爱不释手,读后使人回味无穷。

  好的历史画何尝不是如此?就拿20世纪5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来说,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罗工柳的《地道战》、彦涵的《百万雄师过大江》、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和石鲁的《转战陕北》等,以及新时期以来的优秀历史画,如沈嘉蔚的《红星照耀着中国》、骆根兴的《西部年代》、陈坚的《一千九百四十五年9月9日9时·南京》等等,首先感动人的是其历史的真实,是内容的真实性。当然,真实性不是如实描写,不是自然主义的再现,而要讲究艺术表现的规律,讲究艺术性,讲究形式美感。这里面有艺术构思(包括合理的艺术虚构)、艺术夸张和其他艺术处理手法等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如果艺术表现语言不到位,作品同样不能感动人。所以说,历史题材的客观真实性至关重要,但如果只注意历史事件的真实,不注意或不十分注意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历史画也不会获得成功。

  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当然与艺术家的技巧有密切关系,没有一定的艺术技巧,创作寸步难行,艺术家在技巧上必须自我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不得有丝毫马虎。但是,艺术史上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相对技巧而言,作者对表现事件、表现对象的感情真实更为重要。为什么有些历史画观众感觉到不真实?除了前面提到的可能在客观真实性上发生问题外,还可能是作者主观感情的真实性让人怀疑。如果作者对自己描写的历史事件没有真切的理解,反映在作品中的感情是冷漠的,怎么能感动别人呢?所以,今天我们在讨论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时,一定要十分强调作者深入地熟悉和理解自己选择的历史事件,不仅要尽力搜集有关历史文献和资料,还要投入自己的全部感情。其实任何一幅作品,能引起观众注意、触动他们心灵的往往是作者倾注最多心血和感情的那些部分、那些细节。面面俱到的客观描写,决不会有神来之笔。

  创作者怎样才能获得真实的感情呢?我以为,首先在动笔之前必须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体会被发生历史事件的缘由、过程、结果和影响,体会被描写人物的处境和心理感受,寻找艺术表现的切入点。作品的艺术构思必须注意整体氛围的把握,只有整体氛围真实、感人,下面的文章才好做。要特别用心刻画好人物形象,尤其是画面上的英雄人物,要努力描写他们的真实面貌和内心感情。对英雄人物适当地“美化”和“理想化”是需要的,但不能过度,不能违背历史的真实。有人可能会问,当代刻画英雄人物与五六十年代的创作有什么区别?我想,重要的区别是今天我们对革命英雄人物的理解更客观、全面,他们既是英雄,又是平凡的人。表现人性的多面性、丰富性,是我们今天艺术关注的课题,这也是人物形象真实性的应有之义。

  有了整体构思,有了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还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一件作品的成败得失往往与细节的选择、描写十分有关。重要细节的处理要恰到好处,要自然,不要刻意强调和突出,要通过巧妙的构思使其自然地显露出它是整体布局中的“亮点”。

  艺术的形式语言至关重要,如中国画的笔墨、油画的色彩和肌理、雕塑中的块面构成等,它们除了造型的目的外,还有独立的审美意义。造型与审美这两种功能本来是互相渗透、合二而一的,但处理不好可能互相矛盾,使画面不和谐。这两者的关系要处理得当,要做到形式语言之美该显时则显,该隐时则隐,服务于作品的整体效果。显时神采奕奕,但不闹“独立性”;隐时则因画面的整体夺目,而使人忘却作者形式技巧之高明。这一点在中国画中尤要注意,因为笔墨美之精妙,常常使创作者陶醉,而忘却笔墨语言应该服从主题需要,结果造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缺陷。在作品形式语言的处理上,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各门类艺术在拓展语言表现力的同时,不要丢掉自身的基本特点,不要把国画画成油画的样子,或者相反;不要在雕塑中安排不必要的情节而削弱它语言精炼、概括的特征。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