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艺术北京”开启艺术热月

更新时间:2008-09-08 09:17:44 来源:新京报 作者:金煜、周文翰、 编辑:batty84 浏览量:123

 

韩之演当代艺术空间展示的俄罗斯艺术家作品,观众在照片前面呈现出奇特的反射。

       稳打年轻牌和亚洲牌,博览会将于本月9日结束

  5日晚在镁光灯、红地毯和觥筹交错的人群中,“艺术北京2008”博览会拉开序幕。面对9月上旬袭来的双年展、博览会狂潮,“艺术北京2008”博览会依旧稳打年轻牌和亚洲牌。据悉,博览会将于9日结束。

  偏年轻,重亚洲

  在展会现场,大部分摊位都是遍布北京各处的画廊和艺术机构,主打依旧是年轻当代艺术家,延续了偏年轻,重亚洲的特点,一些重要的亚洲画廊基本都在展内。

  也有一些来自布拉格、巴塞罗那、科隆等地的欧洲画廊,以及孟买、雅加达、新加坡等其它亚洲地区的画廊,这些画廊带来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但是,大部分的国际画廊都对进入中国艺术市场持有积极但观望的态度。一些熟悉中国艺术市场的画廊界人士则表示,中国当代艺术才应该是卖点,这是中国内地藏家主要兴趣所在。

  此外,农展馆外面空地上则摆满了当代雕塑,这是隋建国等人以“公共艺术”为主题而展示的最新作品。另一个“艺术北京”的项目“影像北京”则展示了10位亚洲当代有影响的艺术家的作品。 
  “来博览会的都是同样的人”

  从这个周末开始,上海、深圳、新加坡、光州、悉尼、威尼斯等地纷纷举办双年展和博览会,上海双年展和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无疑成了自中艺博之外,“艺术北京”最大的竞争对手。“艺术北京”总监董梦阳对此表示,北京、上海、香港都是具有不同艺术生态的城市,谁能走得远,谁就将成为亚洲艺术中心,“走自己的路,坚持下去。”他说。

  有一些画廊老板表示,他们也在“艺术北京”与其它博览会如中艺博之间徘徊,有些今年选择“艺术北京”,来年选择另一家,直到选中最适合自己的博览会。不过,很多画廊本周都是同时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设摊。

  而东京画廊主席大西利胜不太在乎博览会之争,他友情参加了董梦阳的展览,但表示“其实结果没什么不同,来这些博览会的都是同样的人。”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