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艺术北京”即将开幕———
中国当代艺术伴随奥运的到来一同升温。本周末(9月6日正式开幕5日预展),北京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北京”即将在农业展览馆开幕,来自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代表性画廊云集,它们将共同见证奥运之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盛况。“我们不妨把今年的博览会看成一场艺术界的‘奥运会’或者说‘奥运秀’。”“艺术北京”创办人、执行总监董梦阳先生如此比喻,“但是艺术从来不是比赛。观众将从我们的艺术奥运中更多地体味到东西方艺术共生带来的和谐之美,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在其中独具的线条。”
比起世界上最早的艺术博览会,中国“国产”的画廊博览会历史只有短短几年。董梦阳先生告诉记者,博览会取名“艺术北京”并非只是展示北京地区的艺术现状。“更重要的是中国借奥运展示出的强盛国力,使艺术北京能够在今年吸引更多优质画廊参展。无论是画廊经营者、艺术家还是收藏家等等艺术圈内外人士都从北京这个代表性的语汇中看到了值得期待和分享的未来。”
■艺术北京继续“艺术突破”
记者获悉,今年“艺术北京”的主题展延续了“艺术突破”的理念。展览策划人赵力先生认为,当代艺术发展史是艺术不断突破人们既定的文化和审美的趣味、用当下的艺术造就新的时代趣味的历史,所以“艺术突破”这个主题应该是当代艺术永远的母题。“同时,艺术北京希望整个展览会不仅能从学术上展望艺术未来,而且还探索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下一个新的增长点,从而引导收藏、投资的新方向。”
“艺术北京”邀请了隋建国、瞿光慈、向京、曹晖、陈文令、李晖、陈克、王晋等知名艺术家参展,他们带来的新作特别强调了艺术品与艺术品之间、艺术品与展览空间之间以及艺术品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策展人希望借此探讨艺术在今天已全面进入社会日常生活之后,公共生活艺术化,公共艺术将成为未来艺术发展的趋势。
■会展首创“影像北京”
影像艺术作为一种新媒体,它的实施手段、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对艺术家的观念极强的还原性方面都具有油画、雕塑等“老”媒材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影像艺术近年来在市场的表现已经使其在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上成为“新宠”——2006年纽约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以及后来北京诚轩、中国嘉德和北京华辰纷纷推出“影像艺术”专场拍卖,并且成绩斐然。
董梦阳告诉记者,尽管影像艺术已经进入中国收藏家的视野,但是整个亚洲市场并没有一个针对此的展会。为此,今年的艺术北京中首次推出了“影像北京”,成为博览会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展区。
■艺术北京论坛聚焦“泡沫”
与其他单纯交易型的博览会不同,“艺术北京”除了为画廊和收藏者提供直接的服务平台之外,还注重学术氛围的营造。2008艺术北京论坛聚焦艺术市场高速发展下的隐忧,而艺术市场“泡沫论”在今年博览会开幕之前,已经成为业内外人士热议的话题。
艺术北京策划人赵力先生近年来主持艺术市场研究中心的分析工作,他认为,市场的持续增长不排除投机者的行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公众对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的价位长期偏低的状况不甚了解。“实际情况是中国优秀艺术家们作品的价格往往是其他国家同等量级艺术家的零头。”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