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高考已尘埃落定,待分数线划定后,不知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始自1999年的高校扩招,使艺术类院校的报考人数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递增,最高增幅曾达到25%。据今年数据显示,虽然总数仍在增长,但部分省份的艺术考生人数已比往年有所减少。以艺考大省山东为例,其今年艺术类考生报名总人数约为16.1万名,比2007年减少8000人左右。
“多年艺考热催生的一系列问题,使家长、学生对艺考的态度渐趋理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胥建国说,“市场是一个有效的杠杆,就业人数与社会分工、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直接联系,随着市场逐渐饱和,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美术类考生的参考人数也必将随之减少。”
设计类专业看似很“热”
河北省石家庄市考生李静今年已是第二次参加美术专业考试,2007年,她因文化课成绩较低未被录取。“我比较看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对环保重视程度的增加,此专业以后必定大有发展。”李静介绍,她的很多同学都报考了设计类专业。
“目前看来,艺术设计专业更热门一些。”胥建国表示,相对于纯美术学,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等专业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很火,而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近几年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如电视机和汽车的外壳设计等也逐渐走热。“现在的学生比较实际,好就业、能挣钱的专业更能吸引他们。就绘画和雕塑而言,他们可能更多的选择后者,因为雕塑的市场空间更大。”胥建国说。
然而,热门专业与市场接受度也不完全成正比,很多设计类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与社会需求仍有距离。“学校教的都是皮毛,而且知识面很窄,结构也不完善,但实际工作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很多延伸的知识和发散思维,这是很多本科毕业生所欠缺的。”已工作3年的装潢设计师宋健如说。
艺术本是小规模的专业教育,但随着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高校对美术专业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林大、农大、工商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非艺术类院校也纷纷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很多美术院校也开始成倍扩招学生,致使美术教育形成了“大班放羊”的粗放式教学。
据了解,目前我国1000多所高校有80%设有艺术类专业,其中又有80%开设的是美术和艺术设计类专业。“与之相应便会出现诸多问题,如大规模的扩招导致了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硬件不足;学生入学门槛低,通过美术班‘短平快’的突击训练便能达到升学目的;专业考试内容越来越概念化、模式化;过分注重专业成绩造成文化课成绩偏低、综合素质不高、毕业后不能适应市场要求等。”河北师范大学李艳霞老师表示。
“考前辅导班”是把双刃剑
除了学校教育的弊端,考前辅导班也开始受到人们的诟病。“现在的美术考前辅导班水平良莠不齐,而且虚假宣传严重。很多指导老师都是大学在校生或刚刚毕业,他们的水平并不见得高,只是对高考形式比较熟悉而已,这很难让人放心将孩子交给他们。”北京考生家长石彦表示。
今年的高考录取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中,然而备战明年高考的考前班、暑期班却早已磨刀霍霍。据了解,北京目前有几百个考前班,口碑不错的也有几十个,他们通过网站、广播、散发宣传单或在建筑物上悬挂巨幅广告等途径进行宣传,而且学费大多在每月2000元以上。一些所谓的“承诺班”“包过班”学费甚至高达几万元,而且已开始延伸至周边中小城市招生。
“现在考前辅导班很多很杂,基本上都是将几十个学生聚集在一起,考什么就练什么。而且画室、设备都比较简陋。因为人多,老师也很难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基本上还是靠学生自学。”北京望京某考前班辅导老师张强说。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市场应在对考前辅导班的考察筛选中起决定作用,不好的自然会被淘汰。考前辅导班是一把双刃剑,它提供了相对集中的专业学习条件及环境,应该鼓励;但另一方面,衡量考前辅导优劣的标准仍是‘考生考取好学校的多少’,功利化严重,这对于美术人才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也是一种短浅的艺术教育方式,必须改变。”胥建国说。
对于文化成绩较差、单纯为考取大学而专攻美术的学生,胥建国认为,随着大批毕业生的涌入,必然会引发就业难现象,学生与家长应根据现实情况酌情考量,学习绘画之前,可先正确评估自己在绘画方面的才能,看清就业难度和自身实力,然后再决定是否报考。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