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征稿】《大爱无疆—2008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年鉴》(含雕塑)

更新时间:2008-06-25 16:21:04 编辑:小路 浏览量:1352

    《2008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年鉴》自今年2月正式启动以来,即得到全国各高校美术师生的广泛响应,正值此次征稿活动火热进行之时,5·12大地震来得毫无征兆,从错愕到不安,血淋淋的同胞遇难数字更是深深刺痛了每一位华夏儿女。灾难当前,总理赶去了,军队上去了,数十万救援人员、志愿者在前方紧张救援,13亿中国人在后方焦急守望……灾难总要过去,伤痛终要痊愈,但是这份抗震救灾的爱必须留下来。

      这份爱却是灾难残忍的馈赠,为见证大地震中的人性之美和民族希望,编委会郑重确定本届年鉴作品的创作主题为“大爱无疆”。在大灾面前,仁义测量着人们善良的深度;在艺术面前,博爱求证着作品精神的广度。在奥运年编撰的《2008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年鉴》在深化高校美术教育、繁荣高校美术创作的同时,也将因这场震灾而被赋予最特别的意义。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高校美术家协会
              《高校美术》杂志社

     联合主办:中国书画出版社

     承办单位:成都汉唐书画文化中心

     媒体支持:中国雕塑网(www.diaosu.cn)

     二、征稿范围

     全国各高校美术类专业师生、高校美术爱好者,《年鉴》分组编审,分别为大学组(专、本科生),博硕组(博士、硕士研究生),教师组(高校美术教师)。

    三、投稿要求

   (1)作品类别及内容:①中国画,②油画,③水彩、水粉,④素描,⑤版画,⑥漆画,⑦雕塑(含陶艺),⑧装饰画(插画、速写、漫画),⑨美术设计类。

    作品题材以“大爱无疆,抗震救灾”为主,注重美学品位和艺术质量,体现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取向,谢绝一切敷衍应酬之作。

     (2)作品规格:绘画作品原作尺寸限定不超过240×120cm,雕塑作品高、宽、厚不超过110cm,所有来稿一律寄送800万像数以上的9—12寸高清晰数码照片,电脑制作美术设计类作品寄交A4纸彩色打印稿。

     (3)请在稿件背面右下角工整注明作者姓名、作品类别(画种)、题目、所在院校,另请一律用A4打印纸注明作者姓名、年龄、学历、所在院校、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电子邮件以及作品题目、画种、尺寸、指导老师、150字内创作感想(创作手记)

     (4)此次《年鉴》征稿不收任何编审费、版面费,每位作者须交20元通联费,每个画种限交作品1-3件。

      四、作品编审及入编待遇

    (1)本次《年鉴》编审工作由中国高校美术家协会评审委员会与全国知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共同组成,制定编审细则、编审流程和编委守则,按大学组、博硕组、教师组分组编审。

    (2)从所有来稿中评出年度精彩奖(最高奖)10名、年度佳作奖30名、年度提名奖80名,入编作品(名额根据本次《年鉴》来稿情况而定),均由主办方颁发精美《入编证书》,获奖作者另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

    (3)编委会根据各高校集体选送作品的入编、获奖情况,评出“全国高校美术教育成果奖”(名额待定)和“全国高校美术名师奖”,由主办方颁发《证书》,并赠送《年鉴》1—2套

    (4)由承办方编辑《大爱无疆—2008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年鉴》,定稿之后交由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成书规格为大16开精装,157克铜版纸全彩印刷,入编作者可按成本价订购,《年鉴》出版后不再向作者支付稿酬。

     (5)获本届《年鉴》年度奖(含提名奖)的作者具备加入中国高校美术家协会的条件,入编作者可作为加入中国高校美协的条件之一。

     五、征稿日期及入编揭晓

     即日起至10月30日截稿,以寄出邮戳为准。

     2008年12月初在中国雕塑网(diaosu.cn)及各大专业媒体公布入编名单及年度奖名单。 

     六、收稿地址

     邮寄地址:(611130)中国成都温江163信箱  年鉴编委会  收

     送件地址:成都市温江区双河三巷64号成都汉唐书画文化中心   编辑出版部  收

     联系电话:028-80218840     028-80218832     电子邮件:zggxms@126.com      

   七、其他事项

    1、所有来稿必须符合本启事要求。

    2、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规定。

     郑重承诺:此次《年鉴》征稿属纯公益性活动,主办方及承办方绝不以任何理由向入编作者收取或变相收取任何证书费、编审费、版面费等一切不合理费用,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
                                                 

 

《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年鉴》编审委员会

 二○○八 年 六 月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