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杂谈>正文

雕塑构图课小记

更新时间:2008-06-23 09:16:17 来源:卢艳珠供稿 作者:卢艳珠 编辑:ivan 浏览量:524

  构图,在我刚刚学习美术不久的时候就听到的一个词。初学画时,老师要求我们画画的时候采用三角形构图,我问老师为什么要用三角形构图,老师说三角形构图显得稳定。从此以后我们的画就是清一色的三角形构图。包括考试的时候,老师一再叮嘱,静物画一定要用三角形,果然屡试不爽。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构图的好处。慢慢的看的书多了,也知道了绘画的构图有很多的形式,三角形,圆形,方形等等,画画也不在局限在三角形里面。

  上大学后开始学习雕塑,又和以前的平面的绘画有了很大的区别。雕塑是三维的空间,在这三维空间里每一个面都要照顾到,当然也要分出主次。

  学习雕塑以来都是简单的习作联系,对构图也没有太多的研究。开始学习构图才明白,一个好的作品要做出的效果和构图是密切相关的,怪不的看许多名家大师的作品感觉有那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都是他们在处理作品的时候严谨的考虑了题材内容和构图的关系。把所要表达的主旨透过合适的主题内容和恰当的构图加以完美的塑造才能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所讲的构图和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是我们要在三维的空间中搭建组合,形成多面的有机组合。雕塑中的构图也有三角形,圆形,方形,以及直线和十字形。和绘画中运用的感觉也很相似,正三角形的稳定和神秘感,方形的敦厚和稳定,圆形的运动,横构图的平静,竖构图的挺拔向上―――不一样的构图给人不同的感觉。和绘画不同的是在雕塑中可以采取不同构图形式的组合,连续讲故事,表现宏大的场面,自由表现空间,而在绘画中很难达到这一点。特别是在组雕中运用的就更加突出。在组雕中的构图有可分为放射和分撒组合,内聚和维合,矗立和环形。把单一的雕塑构图形式进行融合在一起,表现更加宏大的场面和强烈的艺术氛围。相比之下,比单一的雕塑更加具有视觉的冲击力,是绘画所无法比拟的。

  误区:刚开始的时候把构图想的过于简单,直觉的认为只是简单形体的构图,可以说是形状,只是把雕塑的个体的局部概括成某个简单的几何形状,虽然和构图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过于片面,没能整体的看问题。再就是在整体中一味的追求单个的构图形式,忽略的整体的关系,使得整体松散繁乱,相互之间的呼应关系不够整体构图不够严谨。还有就是再追求构图的时候单体不够概括,形成四分五裂的状态,太散,破坏整体效果。还有就是再追求构图的时候忘记的雕塑的功能,不能给人一个合适的面进行欣赏。这只是我在若干的问题中的几个重大的失误,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解决。

  构图形式和内容与主题的关系:古往今来,一个好的作品需要内容,主题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这也是我们努力追求所要达到的。构图课是我们以后创作的必要铺垫,在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创作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创作内容,内容是用来说明主题的,使人一看即便明白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只要主题确定一般情况下内容是比较好选的,这个也要看作者对主题的把握能力。在主题确定,选好内容进行创作的时候就要考虑形式的问题。如果说内容是用来说明主题人们明白主题的,那么形式就是用来更好的展现内容,突出主题的有力方式。形式可以包括材料,塑造手法,和构图形式。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能给人更加强烈的感受,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更好的展现主题。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放置在荷兰的鹿特丹市的《被摧毁的城市》,该作品由法国著名雕塑家奥西·撒丁创作而成。鹿特丹市在二战中被摧毁。撒丁在战后拜访了这座城市,经过数年的孕育,他创作了《被摧毁的城市》,把它作为为二战中遭受德国法西斯铁蹄蹂躏和屠杀的人民而立的纪念碑,献给了鹿特丹市。作品中,半跪的人体在极度痛苦中站立起来,扬起的头和张开的嘴仿佛正在竭尽全力地呼喊着,伸向空中的双臂极具表现力和号召力,扭转的形体和充满棱角的曲线表现出生命的强度和战栗,传达着一种极度亢奋的情绪。雕塑中几何形体间的穿插和胸腹部的镂空处理,掺杂着强烈扭曲的体块,在天空下构成的强烈的紧张感,激起的人性的光芒给人以摧心泣血的感受。《被摧毁的城市》是人类对战争的愤怒控诉,是对“野蛮和非人性暴行的憎恶和发自内心的呐喊”。 作品采用倒三角形构图,以扭转的曲面及实体与空虚的对比构成了人物的躯体。被分割成实体与空虚的不同面的穿插,形成了尖锐的棱角和线条,人体的最大限度的扭曲,使形体表面的曲线一直指向天空,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运动感。

  该作品一改传统的纪念碑的形式,巧妙的构图更是堪称雕塑作品中的典范,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充分的表现了主题。

  创作中的问题:在创作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苦思冥想总是难尽人意。我想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基本功不够扎实,手头上的功夫不够,脑子力想要表现的东西难以做出想要的的效果。这个以也是急不得的,需要感悟和勤奋。其次是书看的太少,脑子里没有东西,知识面不够系统,古今中外的雕塑大师,雕塑名作了解的还不够,到自己创作的时候难以学以自用。我也不赞成单一的对雕塑感兴趣,知识面应该广一些,有人喜欢动漫,有人喜欢传统国画,有人喜欢现代艺术,我感觉不管你爱好什么都可以,关键是如何找到与雕塑的结合点,在自己的领域里发挥起作用。再次就是对生活的理解和观察,这个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年龄的关系,阅历的不同,感受也不同。需要更加深入的观察体会生活,因为艺术就是取舍生活,创意生活,选择生活吗。

  这是我在构图创作中的一点体会,虽然只有短短两周的课,但是感觉很充实。

  参考书目; 《西方雕塑这棵树》龚云表 上海书店《雕塑学》 许正龙 辽宁美术出版社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