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美术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

更新时间:2008-06-20 08:34:47 来源:www.ccdy.cn 作者:高素娜 编辑:batty84 浏览量:409

    6月,又一批大学毕业生即将离校。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美术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似雾里看花——

    艰难的就业之路

    6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的油画画室内,大四毕业生王春婷正和几位同学忙碌着自己的作品。“油画专业工作不好找,我们系一共12个人,也就几个人找到了合适的工作。”王春婷说。

    毕业于北京某高校版画系的王华宇,去年毕业至今一直待业在家。“我从小学就学画画,父母也很支持,但美术是个需要经验和资历的行业,毕业后不是很好落实工作。”王华宇说,他的很多同学都没有找到工作,他现在在一家画室做临时代课老师,给那些准备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做考前培训,平时也接点其他的活儿,做些海报、装帧设计,但他的理想是创办自己的公司。“美术行业技术性很强,油画专业的学生想成为专业画家,国画专业的学生想成为国画大师,投入很大,但成功几率很低。”王华宇说。

    油画、国画、版画和雕塑并称四大纯艺术专业,对口单位较少,这些专业出来的毕业生工作相对难找。很多纯艺术专业的学生希望能够进入画院、雕塑设计院或者美术院校,但这样的机会非常少。为了错开就业高峰,考研和出国成了首选。“我们学校的学生百分之百考研。”中央美院中国画院的副院长李洋说,实用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更广一些,如网页平面设计、动漫设计、包装、影视、服装、工业造型、环艺设计、城市规划等,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愿意自谋职业。

    “我们不能总保持传统择业观念,艺术专业毕业生自谋岗位也是自主创业,值得鼓励。”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宫建华认为,美术毕业生就业应该有多元的选择,就目前来看,“就业”的概念应该赋予新解,比如,有些学生独立或合伙开办画班、装饰公司或者在家带学生等,收入要比一个固定岗位的收入高出许多。

    艺术市场已经饱和?

    艺考热已经持续很多年了,虽然每年都有人呼吁“就业艰难”“投入大于回报”,但每年仍有大量的学生涌入美术院校。“其报考动机有三种,一种是由家长引导,从小酷爱艺术;一种是认为从事艺术职业收入高;还有一种是中学阶段的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认为艺术类考试文化课门槛较低。”宫建华说。

    美术毕业生许多都是半路出家,并非真正喜爱艺术或有此天赋,以致大学毕业后成绩平平,拿不出像样作品。当代艺术拍卖价格的持续走高和收藏热也为发烫的“艺考”添了一把火。

    “艺术人才市场从理论上讲并不饱和,但实际上人事部门是定额编制,不按专业划分,以致人员得不到更替,没有造血功能。”宫建华认为,教育市场、绘画创作市场非常缺乏人才,比如策展人、书画鉴定人,都是炙手可热的人才,但学校却没有能力培养。这其中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是经济收入,学绘画可以办班,卖画有经济效益,而且立竿见影;二是经纪人、策展人、书画鉴定人等专业方向并不明朗,而且教学涉及到经济学、经济与市场、经济与文化、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对于艺术院校来说,教师资源很难整合。

    “我们需要的是有扎实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能迅速上手、善于创新的人。”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学院、现已为某服装公司设计师的田和表示,目前美术类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突出表现在专业知识面窄、理论水平低、创新能力有限三个方面。他们在招聘时更看重毕业生的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希望对方是一个多面手。但这种人才并不好找,市场上中低水平的严重过剩,高水平的严重缺乏。

    美术毕业生就业难的背后

    影响美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高等美术院校的专业结构趋同化和划分过细、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地域局限性较大、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学校与社会对美术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力等。

    据沈阳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生的一项调查统计,有80%的毕业生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作为第一择业地区,认为“大城市才是干艺术搞设计的地方,城镇、基层观念落后,未必用得上艺术人才”,有意到城镇到基层工作者寥寥无几。因此,从就业难的地域分布来看,真正的“难”其实难在条件优越的大城市。

    “还有体制问题。你如果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业务能力很强,可用人单位能够把已在岗位上的业务能力较弱者裁掉,而录用优秀者吗?一所学校用几个美术教师,一干就是几十年;一个舞台美术工作者、一个杂志社的美术编辑一干也是几十年,这个问题回避不了。管理者也没有这个魄力,这是体制问题,是在长期旧的用人制度下一点一点形成的病灶。”宫建华说。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