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广西博物馆正式对外公布:该馆于近日获得国家一级博物馆评级,是目前广西唯一的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当天,广西博物馆举行多项文化活动,并向公众展示博物馆的新设施与新服务。
举行系列活动
5月18日上午,广西博物馆举行两项捐赠藏品仪式:广西著名收藏家蒙古先生向该馆捐赠两尊陶马;南宁金凯胜科技有限公司和梁汉昌向广西博物馆等8家单位捐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画册。
蒙古先生捐赠的两尊陶马约有1米高,保存完好,造型雄奇,填补了广西博物馆在此类藏品方面的空白。《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画册则收录了梁汉昌拍摄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图片,这些珍贵的照片记录了民族服饰制作的过程。
当天,蒙古先生等一批热心人士获得首批“广西博物馆之友”荣誉会员证书。
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广西博物馆内除开放基本陈列外,还将举办“2008漓江画派——美丽的北部湾美术作品展”,展出多件广西艺术家在北部湾采风时创作的绘画及雕塑作品。
新增服务设施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广西博物馆对硬件设施和服务都进行了一次大的升级。
当观众步入博物馆大厅,迎面而来的就是一个咨询服务台,这里可以看到最新的展览资料折页,工作人员会提供各种咨询。
博物馆还免费提供轮椅、拐杖、婴儿车等,方便游客使用。游览累了,可以在大厅的休息区小憩。在座位上休息时,观众还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屏,观看广西文物考古纪录片。
博物馆犹如一本教科书,仅靠自行参观很难有真正的收获。广西博物馆增强了导览讲解措施。在开放日的上午10时许和下午3时许,都有导览员在展厅内进行免费的集中讲解。如果喜欢一个人安静地浏览,博物馆还可以为参观者提供语音导览器。
到博物馆当一名志愿者,也激发了许多市民的兴趣。当天,广西博物馆对优秀志愿者颁发了表彰证书,并举行第二批志愿者培训启动仪式。许多市民纷纷报名当志愿者,想成为博物馆的一名义务讲解员。
增强观众交流
广西博物馆自今年3月26日永久性免费开放后,接待了大量观众。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到该馆参观的观众,在领门票的同时还会拿到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小问题,问题答案需要观众在参观时去搜寻。
记者在这些小纸条上看到了上百个有趣的小问题:“广西有多少个少数民族?”“请说出壮锦产生的年代?”“风雨桥是哪个民族的建筑?”“壮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参观者只要在参观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便可参加馆内的答题有奖活动。
据博物馆方面介绍,以后博物馆将不定期举办此类活动,增强与观众的交流和互动,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