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展览报道>正文

中澳办艺术展探索“进程”

更新时间:2008-05-16 08:45:14 来源:香港大公报 作者:洪捷 编辑:batty84 浏览量:651

 
李琳迪的作品将她的家族移民纪录展示出来

      澳洲出了位普通话流利的总理陆克文,中澳两国的关系增进一步。其实,两国一直都进行著文化交流。由澳洲政府、澳洲驻华大使外事和贸易司合办的「进程──旅行」展览,便集合了中澳两国艺术家创作的当代作品。

  曾于北京上海展出

  策展人托尼.苏格特(Tony Scott)在前晚(五月十三日)的预展上接受记者的访问,他介绍说,○七年是中澳建交三十五周年,为了庆祝两国长久深远的友好关系,中澳的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在文化的角度表达对两国关系的感情。参展的七位艺术家之中,有些是现居于中国内地的澳洲人,有出生于澳洲的华人,也有在澳洲生活过再回到内地的中国人等等。他们的个人经历,都反映了中澳两国关系建立的进程。该展览曾于北京、上海举行,香港是巡回展的最后一站。

  澳洲驻港总领事黎士德(Les Luck)出席了展览开幕礼,他致辞时坦言,自己是一名「新丁」,刚于四星期前上任。他表示,澳洲对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是大力支持的,而两国近年在文化层面的交流不断增加,这个展览反映了艺术家的中介角色,运用个人的手法,展示澳洲人与中国人都感兴趣的艺术媒介,与外交、商贸及运动方面的交流同样重要。

  李琳迪展示五代图象

  托尼.苏格特介绍说,参展艺术家各有不同背景,例如李琳迪(Lindy Lee),她的家族移民澳洲已一百五十多年,到了李琳迪已是第五代澳洲华人。李琳迪的作品《家庭图象》将五代人的相片展示在长长的册页上,让观者了解其家族在当地生活的演变。关伟是于一九八九年移居悉尼的中国留学生,但现在又回到北京生活,他的作品《高山客座》及《东山草堂》,用传统国画的手法,反映环保问题的日益严重。曾往澳洲修读艺术的李刚,现于内地开设了三间画廊,他以青铜雕塑回忆昔日城市中被破坏了的美好。

  罗斯.法雷士(Rose Farrell)、乔治.派金(George Parkin)是一双伴侣,他们共同创作了以剪纸及风筝等中国民间工艺为主题的作品,例如将剪纸作为面具、将风筝变成他们的翅膀等,托尼.苏格特觉得,这些作品既表达了艺术家对中国艺术的尊敬,亦展现了他们的幽默感。

  苏格特捕捉北京变化

  至于托尼.苏格特自己的装置作品《New Health Plan》,看起来像与中国的针灸有关,原来非也。托尼.苏格特表示,他于○五年开始常居于北京、厦门,也常来香港,他见证著北京近年的大幅度变化,而在这过程中他经常在当地的古董市场购买一些旧雕塑、小型机械,随著城市不断现代化,这些旧物件逐步消失,因此他将这些东西组合起来,反映城市的变化。

  记者在展场遇见了其中一位参展艺术家谭思考(Laurens Tan),出生于澳洲的他,祖父由福建移居澳洲,他自己现居于北京,其作品通过充满北京特色的三轮车、小卡车等,反映这个趋向环球化、越来越少独特色彩的城市,当中还找到一些显示个性之处。

  他与记者分享在中国的经历时说,他于天津美术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发觉中国的学生都很勤奋,着重技巧,但他希望开启学生的思维方式,例如做研究时,会要求学生去做访问、调查、互相讨论、设计网站甚至制作卡通,而不会只是埋首课本。虽然谭思考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但他觉得生活是无边界的,例如稍后他又会往美国、德国等地去教学,甚至环游世界。

  「进程──旅程」展览现于香港湾仔卢押道十八号海德中心二层举行,展期至五月二十二日,查询可电二八二七八八八一。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