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派艺术的巨匠劳申伯格
创作激情极度旺盛的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格,终于停止了他对整个20世纪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塑造。本周一晚,享年82岁的他因心力衰竭在家中去世。作为现代派艺术的巨匠,劳申伯格成功模糊了各种艺术间的种种界线。
画家,摄影师,编舞,舞台演员,布景设计师,直至晚年成为一名作曲家,劳申伯格藐视传统观念所认为的艺术家必须坚持一种风格在一个领域内固守。他不断拓展创造,想尽一切办法借助新的媒介进行创作。作为现代派艺术的巨匠,劳申伯格直接继承了达达鼻祖们马塞尔·杜尚、库尔特·施维特斯、约瑟夫·科内尔的衣钵。他成功模糊了绘画和雕塑,绘画和摄影,摄影和版画,雕塑和摄影,雕塑和舞蹈,舞蹈和表演艺术间的种种界线,更遑论艺术与生活间的区别。
1950年代初,劳申伯格积极推动美国现代艺术由抽象表现主义走向更丰富的表现方式。他成为变革间的承上启下的人物,在他前面有着杰克逊·波洛克、德库宁,在他后面则是摩拳擦掌的新生代、波普、概念艺术、偶发艺术、过程艺术和其他艺术新种类随这种变革一起集中迸发,而劳申伯格无疑是这种发展运动的最早发信号者。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和凯奇的密切来往,使得凯奇所进行的混合音乐、戏剧舞蹈多媒介试验启发了劳申伯格的艺术探索。
“在那个时代,比我疯狂的人,到处都是。”
劳申伯格1925年10月22日,出生于得克萨斯州阿瑟港。“我的童年里,从来没有看到一幅画。”二战期间,他被征入伍,才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绘画作品并立志成为一个艺术家。
劳申伯格先后进修于堪萨斯城艺术学院和巴黎朱里安艺术学院,师从约瑟夫·艾尔伯斯。“他不苟言笑,和他的批评,一样让人备感折磨。但,多年后,我仍然记得他教了我什么。劳申伯格实验以照相底片勾勒人物剪影。照片发表在1951年的生活杂志上,同年,他举行了首次个展。对那次展览他回忆说:“每个人都试图放弃传统欧洲美学。就像是一场战斗。”“在那个时代,比我疯狂的人,到处都是。”1952年劳申伯格的创作风格由全黑切换到全白,这也算是对狷狂者凯奇创作《4分33秒》的一种呼应。
现代美国艺术的爆发,最早起源于波洛克。而劳申伯格对前人的抽象表现主义保持了一种深层的但又带着淘气的态度。他曾刻意抹去德库宁的绘图作品,表现破坏和献身精神。劳申伯格1950年代早期创作的“汽车轮胎打印”是他与凯奇的游戏产物,凯奇的福特A汽车轮胎上涂满了颜料,汽车开动,20页的白纸留下了轮胎印记,反映了他对于摆脱日常生活的想像。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也能找到孤独的人,思想全神贯注者;也有关于古代壁画的照片,微微脱焦,以表明记忆的状态;一些被人遗忘的角落,凋敝衰败的景象引发观者的乡愁,艺术家通过他的方式来试图抚慰伤感的心灵。
“美从此变得碍事,它让我们费神观看。”
有观点认为是约翰·凯奇、康宁汉和劳申伯格,各占山头,集体确定着新时代美国文化试验的结果。凯奇曾经这样评价劳申伯格:“美从此变得碍事,它让我们费神观看。”
凯奇的这番评论,表明观看者必须透过劳申伯格拼贴的种种东西,来重新解读作品。街上的垃圾,也可以被艺术利用,即使对于过剩消费,也存有潜在诗意。劳申伯格曾言,“如果觉得肥皂缸、镜子、可乐瓶是丑陋的话,我为他们感到可怜。因为人们被这些包围太久,而无法挣脱日常琐碎。”此话也反映出了劳申伯格济世悯人的情怀。
在佛罗里达州的科帕奇岛上的工作室里,劳申伯格构思着他的大项目。一件作品一干就是几年,这种漫长甚至超越《1/4英里》这类作品的标题。而且幸运的是诞生的作品最终没有辜负艺术家先前的期望。他清楚,风险有时意味着失败。
即兴,违背常理的处理方式,让他享受这种过程。他在74岁的时候笑称,把事物像螺丝一样拧在一起就是我的美德,“是否正确并不关键。我有一个校正狂热型助理,她喜欢不断纠正我的话,甚至标点符号,我甚至不能卒读原本我写的东西。追求正确会遏制有趣的想法。”“他不断问问题,常是一些恐怖的哲学命题,不论问题是否被解答,最终总能促生伟大的作品。”画家特沃科夫这样回忆同行。
◇相关链接
劳申伯格与中国
1980年代,在大多数中国艺术家还必须通过画册等印刷品来了解西方现代艺术之际,在北京和拉萨进行的《劳申伯格作品国际巡回展》让中国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前卫艺术家的原作,1985年11月18日开幕的这一展览,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启蒙式影响的一次展览,在“85思潮”运动中为中国现当代艺术创作的发轫推波助澜,几乎每一个非80后的中国艺术家脑海中都留下了这难忘的一幕。
而在2007年5月,中国美术馆和上海博物馆展厅内,中国观众再次得以近距离感受到了劳申伯格眼中的现代社会。展现在上海观众面前长度达30多英尺的全景式《驳船》应用了大量复制手段。作品创作于1963年间,劳申伯格以视野的宽广度制造了一种新型的美国无穷动模式,这是对美国土地上正在进行的大工业机械化动作和难以遏制的空间冒险想像的大范围定格。这种审视,对于今天中国同样能引起共鸣。同年上海艺博会上,劳申伯格一些尺幅较小的作品只是安静地处于展览大厅一隅内,毛边纸加中国元素拼贴,素雅、安静,传递着一个西方人眼中对东方文化静谧平和的注释。同样是无序的材料,但传递的语言却没有了宏大的野心,只有小品般的随性记录。这应该是艺术家晚年的创作。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