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先生的雕塑艺术风格被称做“写意雕塑” ,他由“意”出发,着重塑造物象的意态神韵,其作品如行云流水,好似“无法”,但“无法”中却蕴涵“有法”,从而达到“无法之法”的最高境界,正如著名雕塑家熊秉明先生对他的评价“尤长于写意,有一气呵成之妙,但又非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其作品中蕴涵着严谨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而其中的解剖与形体的结构又并不是客观物象的完全摹写。通过对吴为山雕塑作品的研究分析,对其写意雕塑中的解剖结构,与形体结构的特征。总结了以下几点自我见解。
一. 解剖结构
艺术解剖是从造型艺术角度研究人体结构的科学。与医用解剖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注重的是正常人体的比例、体积和外部结构。吴先生的写意人物雕塑作品中的解剖结构有以下三个特点:
1. 骨点结构的准确
骨点即人物外部形体的骨骼支撑点。由于骨点部分几乎没有肌肉和脂肪覆盖,同时它又处在形体的转折部位,所以对雕塑的造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吴为山先生的肖像作品中,他能透过表面肌肤,准确的抓住头颅的各个骨点的具体形状、及位置,塑造出生动、坚实雕塑形体。如:他的《费孝通》肖像作品,搞雕塑的人都知道,体态胖的对象由于脂肪较厚、骨点不明显,塑造对象的形态结构有一定的难度,常常会塑造的软弱无力,吴先生创作的费孝通老人,虽然体态臃肿,但是他对各个骨点的准确把握,使整个作品充满张力,依然再现一位矍铄、硬朗的世纪老人。
2.减弱某些局部结构
吴为山先生的肖像雕塑对解剖知识的运用,并非完全临摹客观对象的解剖。当有些结构与整体发生冲突时,他就主观的消弱部分结构,如在他创作头像雕塑作品,时常为了整个头部轮廓的完美,将耳朵的空间位置减弱,时常会为了整体的和谐,将手部浮雕化处理。`时常为了视觉效果,将某些局部阴刻处理。
3.打破人体生理对称的解剖特征这是他创作雕塑艺术作品中很突出的表现手法,虽然很准确的塑造对象的各个骨点结构,但这些骨点在整体结构中又不是对称的。我们知道,人类身体的生理结构是对称生长的,如:鼻、眼、嘴、额头的两个骨点、下额的两个骨点,两颧骨等,吴为山先生常常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情绪,将这些骨点在整体面部空间游离,扭曲,恰倒好处的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思想感情。他创作的晚清诗人范伯子肖像便是如此,将头部的骨点移位,增强了对诗人复杂心理的刻画,生动的表现爱国诗人范伯子不满黑暗吏治、仇恨异邦侵凌,"万语纵横惟己在,十年亲切为时嗟。”"细思我与国何干,惨痛能来切肺肝。"的悲怆情
二.形体结构
形体结构是指物体形体各部的结合与构造,是形体占有空间的形式。其客观地、本质地决定物体的外观特征,视觉特征。就其雕塑作品的形体结构,我也总结出三个特征:
1. 制造负空间。
雕塑有一个专业术语叫"负空间",通俗的说就是挖掉雕塑的部分(比如镂空凹陷).由于人类的生理结构特点,这种手法在具象雕塑中是很少运用的。吴为山对负空间的理解有独到的见解,运用的非常娴熟、也非常的恰到好处,犹如书法中的飞白,逸气顿生。如其塑造的《齐白石》,作品中虽留有许多沟沟壑壑,但丝毫不影响形体结构的合理性与整体的笔墨流畅。
负空间亦是虚空间,以虚代实的,以不存在表现存在,在他的作品中更是妙笔生花,叫人拍案叫决,他创作的《鲁迅》《老子》等作品,将内部挖空,使虚生于材料之实中,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注入雕像的灵魂。
2. 不平衡性
这里谈的不平衡性与上面谈的不对称性在意义上是不同的,它不仅仅在物理条件上,在视觉上也达到一种力的不平衡状态,从而赋予静止不动的无情之物以有情,使之活动起来。这种在大形的视觉感受,与构图的结构安排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重心的位置又决定着构图的格式,作者对重心的控制和对构图的运用,对表达的内容和作品的精神意味产生重要的影响。吴先生的雕塑作品塑造的人物都是有生命的,是有情感的,这种情绪并非仅从面部表情传达,驻足远观亦能产生心灵的共振。如他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创作的《逃难》群雕,记录了一个个家庭在大屠杀中的悲惨经历,每尊雕像的重心都是偏离的、失衡的:有无奈的知识分子临终前的挣扎;有在恶魔飞机的轰炸声中,惊吓逃生的失去双亲的孤儿;有少年背着被炸死的奶奶,亡命逃难;有被污辱的少女,决意投河以死抗争;也有僧人在逃难路上,看到冤死的少年,为他抚平难以瞑目的双眼……,《逃难》中的人物大多偏离身体重心轴线向前严重倾斜,这样处理增强了难民逃难的迫切感,渲染了当时恶劣的环境。
3.形体结构几何化。
具象与非具象的造型语言的微妙转换,几何化抽象的体面与人物动势造型的联系,形成了丰富有致的节奏变化。各形体块面转折锐利,则伫使作品在光的作用下产生对比强烈的明暗色调。而面的转折,交界线的粗细、虚实交替,使这种色调具有浓厚的传统“墨韵”。他创作《阿炳》,形体结构概括简洁,依据人体的生理结构,将身体四肢概括成抽象的体面。为了整体感,作者还将阿炳的二胡采用阴刻的处理手法,表现的阿炳虽然衣衫褴褛、瘦弱伶仃,却依然腰杆挺直、倔强不屈。他创作的《孔子》《秦始皇》《鲁迅》等作品力图整体构图几何化,结构块面的几何化,大大增强了雕塑的建筑感。“无法之法”也是从“有法”之中走过来的,吴为山先生创作的雕塑作品能有“无意于佳乃佳”的效果。这种下意识的直觉下的境界,是由有意识转化而来的 ,得于他的勤奋、性情、才气与文化修养,积学累功后灵感的悟得 。
参考文献:《凝固的历史》……………熊秉明著
《发自内心的创新——吴为山的雕塑艺术》 殷双喜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