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市场的火热,引得众多的媒体都加入到对艺术品市场的报道行列,有的开辟专版,有的则另起炉灶,单独成册。经常有朋友向我咨询,如何办好艺术媒体?我说首要的是先得了解艺术圈和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其次还得了解其他艺术媒体的风格和特色。了解了艺术圈就要认识到该行业的特殊性,记得刚刚创办《收藏投资导刊》的时候,不少朋友说,你的媒体10几万的发行量,要想迅速崛起很容易,先得大 “破”才能大 “立”, “破”就是多报道行业中的不规范现象,多些批判性的报道,让人们对你的媒体产生敬畏感,这样才能在短时间里将你的媒体 “立”起来。我说,对艺术品行业来说,这种猛料肯定行不通,一是这个行业圈子很小,2007年中国艺术品的拍卖总额不过200多亿元,也就是股市一天普通成交1000多亿的五分之一,而且还是新兴行业,发展情况比较好也就是这三、四年,正因为发展时间短,所以自然有许多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如果处处以批判的视角来报道,势必让人望而生畏,对艺术品市场的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也有违导刊办刊的宗旨:吸引并引导艺术品最大的潜力人群——财经行业人士加入到这个市场中来,“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市场发展不好,媒体哪有立锥之地?
但是这并不意味艺术媒体就要失去监督和引导职责,沦为行业的附庸,如何切入监督和引导艺术品行业,“破”需要技巧和方法。对于那些长期有损行业的毒瘤,我们需要大 “破”,例如小拍中的赝品、坐庄和买家成交后不付款的不诚信等恶习就要大破;而对于目前业内普遍关心的艺术品高价问题,则不能一味地以泡沫而论而大 “破”之,因为高价问题比较复杂,一些是长期被低估了,现在价值得到了回归,就需要 “立”;一些认为炒作高的,则需要 “破”之。因此我们的破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破”中有 “立”; “立”中有 “破”。“破”是为了 “立”,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市场更需要“立”,一个通过挖掘市场潜力而出现的新专场、一件具有标志意义的拍品、一个典型的、良好的买卖记录、艺术家创作的新突破、艺术机构的管理或运作的新方法等等,都需要我们去 “立”,为名副其实的艺术机构或个人树立起品牌和良好的形象。
而了解同行业媒体的情况也很重要,别人没有关注的或是关注不够的,这是你的立足之点;而别人关注了,你要关注并报道得更好,这是你的突破之机。现在的艺术媒体很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不但报道内容相近,甚至连发行对象都一样了,一个媒体成功了,众媒体跟风仿效之。所以尽管媒体量多,但机会也很多,关键就看你的独特之处。这独特不仅表现在你对行业的“破”、 “立”的拿捏;你在行业中的独立性和责任感,还在于你的行业服务意识——把媒体看成是行业中的一员。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