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艺术鉴定的教与学

更新时间:2008-05-06 09:41:19 来源:《大美术》 作者:潘欣信 编辑:batty84 浏览量:207

     提要:艺术市场兴起以来,艺术鉴定人才的需求旺盛,许多学校开始设置相关的专业。有人赞成,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学校里设置艺术鉴定专业,能否培养出鉴定家?恐怕不能。就像诗人和真正的艺术家不可能通过量化培养而产生一样。但是中文系和美术学院也必须存在,必须进行着。教育所能做的,是基本层面知识的培养,这对于鉴定家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

     艺术市场兴起以来,艺术鉴定人才的需求旺盛,许多学校开始设置相关的专业。有人赞成,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赞成的如针对某学院新开设的四个文物鉴定专业,李学勤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四个文物鉴定专业的开设具有首创性,使我们第一次有机会实现我们的设想。多年来,我国高校一直没有正式培养文物鉴定人才的专业。相近专业,如1952年北大开设的考古专业是我国第一个考古专业,此后北大、南开两所大学有了博物馆专业,但没有文物鉴定的专业。应在高校正式设立文物鉴定专业,也是许多前辈老专家的设想。拿我本人来讲,我的许多知识是从经验中得来的。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青铜器,国外也去过很多地方,可以说主要收藏青铜器的博物馆都去过了。但我希望将来不仅是凭经验,而是更多地靠科学方法。

     而主要的反对意见是:“艺术品鉴定师不可能通过短期的培训就可以产生,既便是名牌高校设置艺术品鉴定专业,再既便是本、硕连续读,离开校门一旦触及非课堂教材的艺术品,其辨伪能力也只能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进一步的观点是“真正的鉴定专家应该是从‘造假’和‘市场’两个环境中磨炼出来的,而不是从学校和博物馆里走出来的。”

     事实上,对于高校设置艺术鉴定专业是否有必要、有价值,其结果怎样,只能靠时间来检验。现在的种种结论都为时过早。就像大学是否能培养艺术家这个命题一样,许多人拿黄宾虹的自学成才与齐白石的木匠出身来说明艺术大师不可能产生于艺术学院,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中国现代学院式的美术教育建立不过百年,对于已经定位的大师而言,他们早年学习的时代还没有美术学院可读。即使是近代美术学院培养的最早一批艺术家,也基本上还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接下来的一百年,将是检验艺术学院培养模式能否产生艺术大师的时间段。但毫无疑问的是,现代社会背景下的现代性学校教育,终将成为知识与技能传承的主要方式。就像上世纪早期的中国画传承与教学,传统的师徒制度与现代学院制度也曾发生过矛盾,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还曾经尝试恢复师徒制度。半个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历史容不得走回头路。倒是引起不同立场观点的社会、人事背景,其中颇有深意,可以看作是一面反照当代艺术市场在现代性转化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复杂状况的镜子。

     首先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是:对于鉴定而言,它是一门偏向于夸耀的“技术”。在“技术”掌握者那里,对于这种技术的展示,有时候就像富豪们摆阔性的挥霍浪费一样。

     缘于文化与意识的继承性,与文化相关的每一种实践活动本身,都与一定的情趣、社会地位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带有某种特定的延伸意义。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当这种社会行为的活动背景有所变化,这种联系也将发生变化。以书画鉴定行为为例,在现代社会之前,它意味着有闲、财产、文雅,以及特定的圈子化,它是古代社会的文人士大夫、贵族阶级乐意从事的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与地位、财产、文化具有明显的紧密关系,因而被看作是一种具有天赋特征的气质和举止,这实际上是一种隔离、区别的策略。也因为这种特征,在古代的社会情景下,书画鉴定代表着这样一种可以感知的差异,而通常与一般大众无缘。

     鉴定的学院化和专业化意味着普及化、集体出品,个人、精英和圈子的特征有所减弱,并将逐步消失。鉴定将越来越不再是只有地位显赫的人才可以参与的事情。随之而来的是,鉴定所关联的延伸意义也将发生改变。但是,这样的改变引发出一部分人对于原有延伸意义的怀念。由于鉴定在以前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里,是财产、权利、文化的代表,属于特殊技能。而鉴定在当代,以学院的形式进行普及化后,它将被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学习、理解、掌握,它所代表的社会延伸意义也将逐渐改变。人们会发现,鉴定不再是神秘的、天赋的,也不在具有隔离和区别阶级的特征。这是抱有精英观念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他们于是认为,一种原先“高贵”的事业被庸俗化、简单化了。

     这样的认识能使我们知道,鉴定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与社会地位、立场的紧密关系。我们只能整体地把握这种关系,并且把它放在社会的大背景的变化中,进行考察、分析和解读。如果孤立的讨论鉴定是否适合进行学院教学,那么无法洞察其中深意。虽然书画鉴定这样的“本领”,看起来与文学创作、美术创作、戏剧表演是那么的不同,但是在技术掌握和功能上是相等的:掌握相关背景知识、练习、创造(或作出判断)。上一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兴起民间美术、工艺美术进美术学院的高潮,一大批民间艺人被请到高等院校,为学生讲课。当时就没有产生民间工艺是否适合通过高校教学的矛盾,因为民间艺术、工艺美术在中国古代的美学传统中,没有获得过最高端的地位,其所对应的社会阶层,从来就是基层民众。进入高等艺术学院进行普及化教育,对工艺性的传统艺术来说反而是一种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当然不会得到民间艺人的反对。而传统的国画、书法作为高端文化的代表,“批量式的生产”人才,必然要有所顾虑,因此就有1960年中国美术学院重演古代拜师制度的例子。

     在社会生活中,上层人物如官僚、学者、富有的商人,通过艺术鉴赏这样类似的活动(其他的形式还有很多),与低层的普通世人形成对比,在两者之间划出了一道无形鸿沟的同时,也保证了自身的利益。它通过艺术鉴赏这种柔软的形式,建立的是一种身份、地位的社会差异,一种等级关系,这成为社会地位的一部分象征内容,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刻地表现出来,经过发展,产生一种情趣,并以这种情趣为核心,形成具有特殊利益的群体。

     近代以来,因为社会阶层和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与之相关的艺术收藏市场参与群体的变化,书画鉴定所代表的情趣处于日益分化的过程之中。适应民众的、普及的行为方式,就是规模化的学校教育,而不是师徒制的单一传授。学校体制通过教育,实现“艺术鉴定情趣”也就是文化阶层的重新配置,并由此将逐渐建立起新的与艺术收藏、艺术欣赏相关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书画鉴定在当代向学院化、专业化地进化,从一个方面改变着艺术市场性质的变化:越来越大众和普及,艺术市场所关联的社会结构、情趣等延伸意义得以重新建设,正是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变的必须过程。那些代表高层次的“能力”正在被逐步打破垄断,艺术鉴定从被当成了衡量一个人是精英还是普通人的标尺,到沦落为一门专业技术技能(文化也是一门可以培养的技能)。这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的一个有趣例子。

     学校里设置艺术鉴定专业,能否培养出鉴定家?恐怕不能。就像诗人和真正的艺术家不可能通过量化培养而产生一样。但是中文系和美术学院也必须存在,必须进行着。教育所能做的,是基本层面知识的培养,这对于鉴定家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比尔•盖茨从大学中退学,不妨碍他成为世界富豪,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让世界上的所有大学关门。在当代没有贵族式的世袭传承的情况下,艺术鉴定者不可能依托于家族的丰富收藏来产生。面对社会的需求,必须通过学院式培养来解决,关键问题是当事者的问题,这需要个别分析。因为第一个大学教师必定没有上过大学,所以师资的能力问题,也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至于说艺术鉴定的临床实践,在市场中,在与造假者的斗争中。这是实话,也是废话,因为它是适合于任何专业、任何技术门类的逻辑,实践中才有真理当然对,但我们也不能因此烧了所有的书本。更有甚者说,“要想成为书画鉴定家,首先自己得成为一位造诣不凡的书画家,最好还要成为一位不错的篆刻家。所谓书画鉴定家,不仅要博览群书(包括书画印的史论),多看古今名家作品真迹,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在书画篆刻艺术创作实践方面具备相当的造诣。否则,贸然涉猎书画鉴定学,结果只能是隔靴搔痒,永远是不得要领的。自身的书画造诣一般,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深入探究书画艺术精微妙谛,更谈不上去鉴定书画的真伪了。一位称职的书画鉴定家,对书画艺术不仅要在理性上有广泛的认识,更应该在感性上有深刻的体会,二者不可偏颇,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常识。”这更是非常明确的废话。因为照这么说,这位鉴定家一定是神仙而不是凡人。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