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雕塑知识>正文

彩陶罐:为仰韶文化完美作证

更新时间:2008-04-30 09:29:08 来源:山西青年报 作者:闫鑫 编辑:batty84 浏览量:633

    山西博物院国宝之一泥质红陶彩陶罐,乍看之下,平淡无奇,然而,正是这件大约6000年前的彩陶罐为传说时代的“炎黄”勾勒出较为明晰的轮廓,让文明的坐标越来越清晰,表明了山西南部确实是华夏民族和中国文明的发祥地。

    在全国范围内,如此经典的仰韶文化完整器是难得一见的,所以这件没有丝毫破损的出土陶罐就显得弥足珍贵。精美的纹饰到底出自何人之手呢?它又代表着什么含义呢?

    全国罕见的完整彩陶罐

    山西博物院《文明摇篮》展厅1号中心柜里摆放着一件国宝———泥质红陶彩陶罐。这件仰韶时代的彩陶罐1988年出土于晋豫交界处的黄河北岸、山西省芮城县金盛庄。

     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发明陶器与磨制石器、营造房屋、经营农业等活动一样,成为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这个时候,人们开始了定居的氏族公社生活,审美意识更加强烈,加快了走向文明的步伐。

    这件彩陶罐就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遗存,它通高45.8厘米,口径35.5厘米,底径15.5厘米,泥质红陶,罐口较大,口沿外折,腹部曲斜,小平底。彩陶罐表面绘有黑色的直线与曲线组合而成的三角纹,纹饰结构设计巧妙,线条简洁流畅,充满了动感与韵律。

    在全国范围内,如此经典的仰韶文化完整器难得一见,这件没有丝毫破损的出土陶罐就显得更加珍贵。
关于仰韶文化。

    6000年前,黄河流域中游地区活跃着绚烂的文化———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影响最大的一种原始文化,它纵横二千里,绵延数千年,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的。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陕西渭河流域、山西西南和河南西部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已发掘出近百处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均反映出较统一的文化特征。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陕西省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仰韶村。

    中国的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这时的陶器是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红陶分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种。主要原料是粘土,有的也掺杂少量砂粒。在仰韶陶器中,细泥彩陶具有独特造型,表面呈红色,表里磨光,还有美丽的图案,是当时最闻名的。细泥陶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考古上常将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
“花”与“华”的渊源

     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最早发迹于黄河流域,而仰韶文化遗址中诸多考古发现,如陶器制造、纺织做衣、绘画雕塑、文字、历法、宫室营建等等,同文献记载中炎帝黄帝时代的创造发明相吻合。

     种植经济在仰韶先民的生活中占主要地位,植物题材的花瓣纹更是被广泛地应用于陶器装饰

    这件距今六千年历史的彩陶装饰由圆点、直线、几何纹、涡纹等组成图案,它们就像绚烂张开的花朵一样美丽,是典型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花纹大多数使用等分圆分割法,把花朵上下平行分割成几部分。应用最广泛的是由直线与曲线组成的曲边三角纹,这其实是抽象的植物花瓣纹饰。这些纹饰或相对或相背,或单体或连续,图案高度概括,又不失灵活多变的效果,动感强烈,韵律明显,勾连回旋,变化无穷。

    因为鲜花的“花”与中华的“华”谐音,有专家指出,这些绚烂多彩的花正是中华民族的“华”的渊源。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