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画在墙上不同的脸

更新时间:2008-04-30 08:43:56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作者:撰文/孙彦博严军/摄 编辑:batty84 浏览量:220

  我有一个梦想,在北京建一个像格林威治村一样的艺术家村,好让在北京搞艺术的人能有一个自己的据点儿。四周是一些坚固实用的住宅,租金便宜,还有一些可供小型演出的小剧场,一些可开画展的饭馆酒吧,还有一些艺术学校。这是一个大熔炉,各种人,各种想法在这汇聚,再传播出去。——陆涛(《奋斗》主人公)

  陆涛在电视剧中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他最终有了属于自己的LOFT“心碎乌托邦”。而北京,有了自己的798。

  就像陆涛说的,798就像一个大熔炉,各种人,各种想法在这里汇聚。小巴菲特来了,吴冠中也来了,甚至就连萨科奇、巴罗佐都来过了。

  798对于北京的玩主来说真的没有必要再去赘述什么了。就像一位大师所言,一辆“公共汽车”从美国纽约苏荷区出发,途经英国伦敦东区、德国柏林西莫大街等著名艺术区,到达了中国北京大山子的798。所以,我们说说别的,说说那些和798类似的艺术车站。

  上海莫干山路50号 小商户型的艺术区

  “莫干山路50号”的副厂长杨幼飘说,去年厂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上海市政府给了“莫干山路50号”明确的定位;一件是美国《时代周刊》在做上海文化特辑的文章时推荐了“莫干山路50号”。没落陈旧的老厂房,会进入美国《时代周刊》的视线,这原是杨幼飘无法想象的事情。而对于1979年就进厂当工人的副厂长来说,当年的他恐怕更是不会想到,多年之后,他作为副厂长的工作竟是与艺术家、设计公司打交道。

  看着这段介绍有没有感到眼熟?根本就是翻版798的历史介绍!但是50号绝对不是简单的798翻版印刷,它被深深地刻上了上海的烙印。上海人精明,上海人经济,这是世所公认的事实。同样,50号在出生伊始就被深深地刻上了商业的烙印。

  有专门的调查显示,上海所有高端品牌专卖店的数量都少于北京。但是,上海的高端消费的数额却远远大于北京。为什么?因为上海人低调!有一句话形容上海人很合适,闷声发大财。北京人消费的是面子,而上海人消费的是物质。这一点的区别很好地诠释了798和50号的不同。

  在北京的798厂,更多的是怀揣着梦想与希望的青年艺术者。很多青年艺术者渴望着在798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渴望着一天之间就将自己胯下的自行车换成宝马和奔驰。他们不缺少激情,不缺少梦想,他们就像赌徒一样将希望压在798这个大轮盘上,所以798里永远少不了的是令人瞠目的奇闻和一夜暴富的传奇故事,这也是798的魅力。而50号古旧的厂房里,同样弥漫着重重的商业气息,但是与798相比,它无疑更加的成熟、低调和赤裸。如果将798比作一个渴望用自己的才华来实现人生价值的莽撞青年,那50号就更类似于一个用自己的头脑赚取利润的商人。

  在50号的各个展区里,很少可以看到实验性的作品,而大多是直接待价而沽的商品。他们有的明码标价,有的等待明眼人的赏识。但是这些作品绝对不再用有心人来炒作,而已经是可以流通市场的硬通货了。甚至在50号的某几个市场里,还可以看到有量产的艺术成品销售。50号与其说更像艺术区,不如说更像艺术品市场。上海人重利而不重名,可见一斑。

   上海田子坊 后海式的艺术区

  田子坊是陈逸飞、尔冬强他们开始搞起来的,如今一个在天堂微笑,一个在汉源画廊沉思。田子坊的热闹,是给从外地和外国寻来的外人们看的。上海本地人喜爱这里的幽静与情调,从一条条弄堂里穿过,跟着阿奶串门搓麻将,偶尔可以看到穿着旗袍的时髦女人闪现在大街上……这是属于上海孩子们童年的记忆,也是田子坊的风格与烙印。

  沿着桃红色的墙往里走,深藏于闹市的泰康路210弄,黄永玉先生给起了个“田子坊”的名儿。两年前这里以视觉创意设计“硅谷”而名声大噪,如今由设计师下海开设的特色小铺一家挨着一家,像磁石一样,对讲究品位又不落俗套的都市中人越来越有吸引力,当年弄堂的痕迹,今天依然可以从墙上钉的小小铭牌中找到。

  在弄口卖咖啡的人对“田子坊”的人气指数最有发言权。她说,近来弄内的视觉产业商铺人气渐旺,70%的设计师兼老板都是女性呢。过去多是三三两两的外国人慕名到设计工作室去,如今常有面包车带整团的游客来参观,但来的最多的还是黄昏以后下班过来的“白领”。

  进了田子坊,传说中的艺术家仓库、作坊、工场就半遮半掩林林总总地立在了面前,芙蓉如面,落英缤纷。两旁的岔巷也是接连不断的惊喜,日本石雕、印度香料、藏族银饰、江南织锦、新西兰羽毛,以至于各式瓷器、陶器、琉璃、香烛、蜡染、酒器,甚至竹蜻蜓、牛角筷搁、发簪等等,但凡想到的与不曾想到的,几乎应有尽有。

  田子坊,如同北京后海的蓝莲花,并没有太多客流,却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让人肆意飘荡。一些黄头发蓝眼睛奇装异服的“艺术家”们背着大行囊游走其间,几位眉目尚有可观之处的老太太也三三两两在首饰店的橱窗外指指点点。静美优雅的店铺上空不时晾出一竹竿一竹竿的外衣内衣,典雅与市井各自撑开弄堂内的营生,虽不至于秋毫无犯,却又消融成为一体。

  与其说田子坊是个艺术区,不如说它更像是新街口的特色小店与后海酒吧的结合体。卖自己的设计,遇知音的朋友,做回头客生意,正是这份萦绕在“田子坊”的艺术气息,拂去了纯粹商品买卖的急功近利。寻一家中意的小店推门进去,看店的女子微笑着,任由你在店堂中东张西望、细挑慢拣。店里的客人通常不会太多,常常会只有两三个人,刚看中一款玩意儿掂在手里,轻柔的介绍便会在身后响起,告诉你设计师的构思,就好像朋友聊天一般,所有的交流与买或是不买无关——这般自在的购物感受。待逛得累了,就去弄里的咖啡馆或者西餐厅坐坐,一杯香茗,轻柔的音乐,配上弄堂幽静的气息,完全就是上海人小资生活的极品享受。当然,再赶上几滴小雨就更美了。

  比起50号,逛田子坊无疑更符合上海人的生活习惯。无论是其小资的情调,物美价廉的艺术品,还是精致的装置和安静的环境,都与上海人本身的气质契合得一塌糊涂。

 

    杭州LOFT49 仿的就是你

  杭州LOFT49处处体现的是政府发展艺术的决心——除了49号院,周围的工厂都被拆掉,变成运河文化园,或者规划成小区。只留下49号这一处厂区,发展文化产业。要是没有这一纸承诺,恐怕江南才子们是不敢移居此处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LOFT49体现了南方人对安全感的追求,也是不错的。

  北京798厂是艺术家们一寸一寸地争来、又一寸一寸地保住的。因此,至今随处仍体现着冲突,“与人斗其乐无穷”地蓬勃发展,像北方风沙里的树,长得奇形怪状,谁也不知道会长成什么样。文化人、厂方、物业、房地产商的争夺和勾结此起彼伏,不知道未来。这个局面标榜着北方文人冒险好斗、摸石头过河的魄力。

  小资游客们来798,对里面的文化人说:“要是治理整顿一下,修好花园绿地,把工人都拆迁出去,把非文化产业的租户也迁出去,多好。”大多数798住客会回答:“真那样,我们肯定搬走。那还有什么意思,不成小区了?” 798就是这样,什么都有,什么都生存。最高级和最低级的饭馆、出版社、画廊、工作室、影棚、洗衣厂、切割作坊、研究所、食堂、医院、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工厂。

  但LOFT49从一出生就是生产艺术、创意和工艺品的净土。工厂早就停产,几乎没有工人,连酒吧饭馆都没有。里面仅存的一个中学,对于艺术家们来说,也因为“太吵,小孩子打篮球,太吵。”被搬走了。这里不仅要酷、要保护老厂,也要生活质量、要环境。不过,没有798那样来来往往的工人、到处堆积的材料、进进出出的巨大卡车,反觉得太婉约、太文艺。

  798里的装修都因陋就简。很多工作室,“四白落地”而已;搭建LOFT结构的钢梁和木板,根本就是从厂区里白捡来的废料。而LOFT49让人觉得每一个厂房都成了别墅或写字楼,求效果而不吝成本。所保留的原有的管道、锅炉和铁门,只是出于装饰需要而已。

  不过,有件事倒是798里孤傲的各类“师”和“家”们闻所未闻的:LOFT49里的各个艺术机构,以摄影师潘杰和DI设计库的杜先生为首,一块儿攒出了“篮球对抗赛”、“乒乓球友谊赛”、“大龄青年派对”等“工会”概念。不光住了老厂的房,也继承了老厂的魂儿。

  不过,LOFT49也就这样了。

  LOFT49其实就是杭州的缩影,什么都是规划好的,一切以旅游为主。

 

    纽约SOHO 艺术区的源头

  国人最早听说SOHO这个词儿,大多都是从潘石屹大师的现代城那里来的。当时潘大师的名声,远没有如今这么听着如雷贯耳,人们也根本闹不明白SOHO到底是什么,再加上那年头正好是玩儿概念的时候,所以搅和着老是把SOHO和SOHU弄混了,于是对SOHO根本没什么好感,认为不过又是商人推销的一个时尚罢了,跟这些年的“酷”“闪”“炫”“另类”什么的新鲜词儿没有区别。后来潘大师把现代城卖火了,弄得北京人好像有一多半儿都打算家居办公似的。于是时尚白领们的床头又加上了一本书,关于对SOHO的解释。于是大家这才恍然大悟,SOHO原本就不应该是办公居住的地方,SOHO应该是艺术区。

  实际上纽约SOHO一点也不时尚,倒是十分陈旧的样子。甚至非常像北京的“大栅栏”或是“天桥”的那种感觉。它没有曼哈顿那样现代,没有上城那样华丽,没有东村那样前卫,甚至马路上不是很干净,可以看到垃圾和污水。但是当你一旦进入了SOHO,你就一定会被它吸引,因为在它粗糙表面的里头,包着一个充满创意的精彩世界。在视觉上,可以说SOHO是一个独立的城市,它的面积很大,一两天是看不完的。这里拥有的全是上了年头的老建筑,而且建筑风格几乎是一个样子:大方块状的几何体、红砖外墙、老式防火梯、又黑又旧的水塔、狭窄的街道、墙上到处可见涂鸦与海报、天上飘扬着各种颜色与图案的商店幌子……

  这里以前是囤积纺织品的仓库区,所以这些建筑根本不是为了审美而设计的,它唯一给人的感受就是高大、宽敞、结实。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旧工业的衰败,这里一度很萧条,到处是闲置的房子,租金很便宜。于是一些贫穷的艺术家聚集到这里,他们看中了这些建筑的巨大空间,适合进行各种艺术创作,所以选择在此工作和生活。他们通常的做法是:把建筑里大开间或者挑空的部分设计成工作的区域,然后在空间中的某一局部搭建出阁楼用以居住,这就是LOFT的雏形。家具也许是捡来的,所以得用花布遮住破损的地方;花布是隔壁作坊自制的,所以看上去很独特;房间中的墙壁很厚很结实,而且面积太大了,钉一些阁板就可以放东西;将所有的墙壁用水泥抹平实在是没必要,粉刷一下就可以了……因为这些建筑设计之初,根本就不考虑采光的问题,而且即使有巨大的窗户,窗外也没有风景可言,所以墙壁被涂上灿烂的颜色,巨大夸张明亮的工业照明设备经过改造被继续使用。

  与798一样,今天纽约的SOHO已经彻底跟贫穷的艺术家们没什么关系了,因为这种奇特的感觉逐渐被来自欧洲的游客认同,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跑到这里花钱,所以这里的房租越来越贵,以至于今天SOHO的房租已经是纽约最昂贵的地区之一了。渐渐地艺术家们因为承受不了这昂贵的房租,被迫迁出了这些建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品牌商店、昂贵的香水店、家具店、古董店、画廊、旧货店、新旧书店、餐厅和咖啡馆。但幸运的是这些商人的到来,并没有改变SOHO的面貌,恰恰相反,他们大量使用以往SOHO的设计语言:简捷略显粗糙的铁框玻璃门、明亮光滑满是裂缝的水泥地面、裸露的墙壁以及墙壁上安装的厚实的木阁板、玻璃与各种灯光萦绕出舞台的感觉。这些乍看起来廉价的装饰与这里出售的昂贵的商品所产生的巨大反差,无疑强化了SOHO的视觉效果。

  今天的798就是昨天的SOHO,但是今天的SOHO会是798的明天吗?

  西安 西街238号 艺术区下一站

  被称为西安“798”的地方位于纺织城西街238号,即原来的西北第一印染厂。今年年初,西安多位艺术家进驻,声称要建成西部、中国乃至亚洲的另一个艺术工厂。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西安的“798”,纷至沓来,都想一睹为快。有人认为这里“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有人则抱着向好的心态,希望这里别像北京798一般波折,一路走好。

  眼看北京798如火如荼,西安的一群艺术家也想寻找一个类似798的空间,建立起让老建筑与当代艺术“联姻”的艺术区。去年一整年,艺术家白夜都在为找到一个大点的地方四处奔波,他和几个发起人去过很多厂子,远的跑到翠华山,也到过一些酒吧甚至地下室,却都不理想,要么可能很快被拆掉,要么改造成本太高。白夜终于发现了纺织城原西北一印的这片老厂房。

  老厂房也建于上世纪50年代,高大宽敞,又远离喧嚣都市,环境安静,适合改造成创作室进行艺术活动,而租金也便宜,每平方米几元钱。很快,白夜、王风华、贺军、程乾宁等十多位艺术家进驻老厂房。他们把2000平方米的大车间隔成若干个空间,简单装修,然后在大门口挂上一块“纺织城艺术车间”的牌子。这里后来被称作A区,也有人戏称它是“一号坑”。更多的艺术家听到风声,“占据”了隔壁的厂房,改造为B区、C区。国际知名的华人建筑师、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马清运,则把紧邻的另一个上千平方米的厂房,改造成西安现代艺术中心。这发展势头实在太快太猛,现在还有一些搞艺术的想进来,早已没空地了。

  如今,纺织城艺术车间有50余位艺术家的工作室,包含油画、陶艺、雕塑、摄影、服装设计等各种形态的艺术门类,有意思的不仅是艺术门类、风格不同,几个“车间”也体现出不同的追求。

  位于纺织城西街238号的唐华一印厂,依然保留着几十年前的街道印象。质朴的“纺织城艺术区”标识牌提醒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艺术的国度,可外表破旧的两层高旧厂房实在看不出艺术的痕迹。进入A区,敲开一个工作室的大门,在9.3米高、170平方米的空间里,才找到了艺术的感觉。

  其实西安的“798”就是中国大部分艺术区的现状,每个艺术家都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798”,于是“仿冒者”丛生,全国林林总总的各种798起码也有几十个了。西安的238号之所以可以获得一定的认可,毕竟还是托了这座文明古都的福。那种蕴含在西安城市中的厚重的历史文化感,是别的小城市所无法比拟的,但也就仅仅而已。

  238号要想成为独一无二的238,而不是另一个798,至今仍然任重而道远。但是白夜说了,他们渴望属于自己的空间,但不想复制798。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