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施洋雕像引发艺术与真实之争(图)

更新时间:2008-04-16 09:34:36 来源: 荆楚网 作者:李芳 编辑:batty84 浏览量:271

 

  图为:施洋烈士陵园,吸引着人们前来祭奠、缅怀

 

  新闻回放

      着装、相貌与遗像差别较大——

      烈士后人质疑陵园雕像

      位于武昌洪山南麓的施洋烈士陵园,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门为一名烈士修建的陵园,也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走上陵园瞻仰广场,人们就会看到一尊高大的烈士雕像,双目炯炯有神,气宇轩昂,观之令人肃然起敬。今年清明节当天,2万多名社会各界人士来到陵园敬献花圈、花环和花篮,祭奠、缅怀烈士。

      不过,作为烈士的外孙女,65岁的施琳波老人,已多年没到陵园给外公扫墓了,原因是她认为陵园内的这尊全身雕像与施洋的生前形象差别较大,不像外公本人。一连4个清明节,她只将花篮送到汉口二七纪念馆,一并祭奠与外公一起遇难的先烈们
  

      有话大家说

      市民:艺术创作也应尊重历史

      昨日,报道《施洋烈士雕像遭后人质疑》见报后,引起读者的热烈讨论。武汉理工大学的曾老师等读者打来电话说,这是一座烈士陵园,是供人们瞻仰烈士的神圣之地,应该让子孙后代都准确地记住那段不同寻常的真实历史。“既然施洋烈士生前留下了真实的照片,还是依照他本人的模样雕刻雕像更合适,这样更能打动人心。”他还说,如果施洋生前没有留下个人照片,艺术家根据影视形象,创作英雄雕像倒也无妨。

      武昌丁字桥70岁的刘爹爹认为,原来施洋的“瓜皮帽”雕像,已经在陵园树立了20多年,家住洪山一带的老人都觉得,还是原来的雕像更像施洋,更能展现历史面貌。他说,毕竟,在上世纪20年代,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袍马褂、手拄文明杖,是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施洋生前是大律师,这身打扮符合他的身份,因此也更有亲切感;“瓜皮帽”雕像,也正好让人们了解“二七大罢工”的发生年代。

      施洋外孙女施琳波:应还原历史真实

    “施洋不光是我的外公,更是历史人物。”施琳波认为,烈士陵园内的雕像,应该对历史负责,还原历史真实,“毕竟,这是一座烈士陵园,陵园内埋葬的是施洋烈士本人的尸骨。”

      她认为,施洋生前留有现成的照片,如今陵园内的施洋雕像过于壮实,而施洋本人身体略瘦弱;史料照片上的施洋头戴瓜皮帽,而现在的雕像发型、穿着与气质,也与他本人照片出入较大。尤其是施洋雕像的分头,不忠于历史真实。“如果创作者没有见过烈士本人,应该征求烈士后人的意见,因为当时施洋的女儿还健在。”施琳波老人坚持认为,“这里是烈士陵园,是瞻仰、纪念烈士的场所,不是单纯的一座纪念馆。这就需要对烈士本人负责,对历史负责。如果雕像经过艺术化处理,那将来就没有后人记得烈士究竟长的什么样子。”

      大学生:雕像无损英雄光彩

      不过,也有不少读者表达不同意见。武昌某高校的研究生小邓认为,如今的雕像在陵园已经树立了10多年,也已成为陵园内的标志性纪念物。而人们树立英雄雕像,是为了纪念那段不寻常的历史,同时让后人记住施洋的英雄壮举,弘扬烈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他认为,现在的雕像或许在细节上与真人有些出入,但作为革命精神的象征,应该无损英雄的光彩形象。

      雕塑家陈国萍:艺术创作允许拔高

      武汉园林雕塑院的雕塑家陈国萍先生,曾参与创作了施洋雕像身后的“二七”大罢工铜铸浮雕。浮雕上面的施洋,也是留着分头、身穿长袍、佩戴围巾的形象,举起右手向工人宣传革命思想。

      前日,记者辗转找到陈国萍先生。他告诉记者,程允贤老先生创作的“施洋大律师”雕像,高4.4米,采用材质稀有的肉红色将军红花岗岩雕刻,雕像下半部分呈建筑山石感,肩膀以上逐渐精细雕琢,五官清晰,整个雕像粗犷、大气。而以前的施洋半身白水泥雕像,是参照施洋本人的半身照片,采用传统写实创作,雕像面部就显得细腻、逼真,看起来更像烈士本人。

      不过,他说,一般艺术创作是允许有发挥空间的。创作者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按照自己心中的大致形象,再结合创作对象的照片或模特进行创作。“对艺术创作而言,作品不要求百分百的准确,百分之八十以上相像就可以了。”

      施洋烈士陵园管理处的刘红平主任说,如今的“施洋大律师”雕像上部写真,下部虚写。之所以采用红色的花岗岩材质,是寓意烈士用鲜血染红了大地。雕像下半部粗犷的山石感,寓意着英雄的身躯融入祖国的山河。他说,雕像已在陵园树立了10多年,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再说,创作者程允贤先生已去世了,不可能再做修改。

      知名雕刻家傅中望:艺术真实无损
  烈士形象

      湖北艺术馆馆长傅中望,是我省知名雕刻家,也是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曾在1993年参与创作一尊“施洋大律师”铜雕像,至今树立在施洋的故里竹山县县城。

      他看着记者提供的两尊雕像照片和翻拍的施洋生前照片说,原来“瓜皮帽”的雕像还是不错的,细腻、逼真;现在的花岗岩雕像,看起来高大、粗犷,细看面部轮廓、五官、神态,还是与本人照片接近的。

      他说,艺术家在创作一件雕刻作品时,是允许艺术拔高和夸张的。尤其对一个公众人物来说,不是强调生活的真实,除了参考一些图像资料外,还通过艺术表现力,力求雕像真、像外,更注重精神气质的表达,以提高、概括、整理出他的英雄气质。毕竟,他不是一个单纯的人物肖像,不是放在家里的个人肖像。

      而创作者创作的年代,艺术家自己对于英雄形象的自我理解,也有他自己的表达取舍。就如同文字工作者一样,不可能将当事人说的话,原封不动地都写下来,肯定要有所取舍,有所整理、提炼。至于雕像的分头、围巾,甚至铁链,应该是艺术家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此外,电影《风暴》中的施洋形象,也会对艺术家创作产生影响。当初在挑选演员时,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像施洋本人,只能通过一些特殊的艺术表达,譬如分头、围巾、长袍等来突出主人公的个性,来塑造英雄的形象,否则施洋很难从人群当中“站”出来。

      大家有话说
  历史人物形象不能发挥

      冯桂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对于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历史人物,艺术家在创作雕像或者绘画时,应以维护历史真实性为前提,不要随意发挥。

      一个人物的穿着打扮、相貌、气质等融合在一起,才能共同构成历史人物的丰满形象。如果摘掉瓜皮帽,改变了原有的穿着打扮,就造成史实不真,史料不全,也就违背了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那就不是施洋的真实形象了。

      虽然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对历史人物的艺术创作,不应违背历史事实,应该维护史料的真实性。艺术家在创作雕像时,可以参照本人的图像资料,对瓜皮帽、长袍等进行惟妙惟肖地写实创作,让这些细节看起来更逼真,而不是靠主观推测

      永久性纪念雕像不应失真

      刘玉堂(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作为一座烈士陵园内的永久性纪念雕像,施洋的雕像应该尽可能遵照历史原照,不能失真。

      即使按照艺术创作要求,对雕像进行审美的艺术提升,也不能突破创作原型的外貌、衣着、习惯性装扮,以及内在的精神气质。从施洋的生前照片看,其本人较内敛、深沉,而现有的雕像则显得粗犷、较奔放。

      历史公众人物的雕像一旦失真,不符合历史原型,容易对后人产生一种误导,以讹传讹。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