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陶艺高等教育缘何遭遇尴尬

更新时间:2008-04-16 08:38:54 来源:陶瓷商务信息网 作者:林梓波 编辑:batty84 浏览量:199

    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近万年的历史,然而,在全球日益数码信息化的语境中,作为古老、本土的传统媒介,陶瓷艺术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日益被边缘化的困境。

     陶艺招生人数比例逐年下降

  自上世纪初在湖南醴陵创办湖南瓷业学校开始,我国陶艺教育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但时至今日,国内开设陶瓷艺术专业的高校尚不足30所。而在美国,有近500所高等院校可提供陶艺专业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在韩国只要是开设美术专业的院校就会有陶瓷艺术专业。

  在“艺考”成为热门话题的今天,和其他艺术相比,陶艺专业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明显偏冷。在每年被录取的20余万艺术类大学生中,陶瓷艺术专业的招生名额还不到1%,而且还呈年年下降趋势。例如招生规模占全国陶瓷艺术专业招生名额大半以上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在2004年招收的900名艺术类本专科学生中,400名陶瓷艺术专业名额占招生总数的44%;而在2008年计划招收的674名陶瓷艺术专业本专科学生中,就只占艺术类招生总数1800名的37%了。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最早开设的3个专业之一的陶瓷艺术系在2008年的招生计划中仅招收10名学生。其他招收陶瓷艺术专业的高校每年招生名额一般也都在10至30名之间。相形之下,刚刚起步才十几年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漫、多媒体等新兴专业学科,却呈现红火发展之势,招生规模日益扩大。

  陶艺高等教育缘何遇冷

  陶艺教育遇冷,原因多样。首先是陶瓷艺术市场尚不成熟,民众的认知、认可度不高。与油画、国画、雕塑等传统艺术相比,很多市民还简单地将陶瓷艺术等同于生活器皿或家居装饰品,对陶瓷艺术品的认知、审美认可还很有限,这也就导致了陶瓷艺术市场的不成熟。而且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都划归原轻工业部管辖,中国美术家协会直到2001年才首次成立陶瓷艺术委员会。这也导致了陶瓷艺术未能像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一样取得广泛的认可和艺术地位。

  其次是就业形势不被看好。陶瓷艺术专业就业渠道相对比较狭窄,陶瓷专业学生毕业后一部分进入科研教学等事业单位,但目前市场上这类人才需求比较有限,而且大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第二大类就是进入相关的公司企业,也就是陶瓷工厂,但这往往又是当下艺术类学生们所不屑的。第三类是自由职业,做职业陶艺家,但因陶艺生产制作的特殊要求,离开了陶瓷产区,自主创业生产的难度较大。因此,很多毕业生走向了和陶瓷专业无关的岗位,如进入广告设计公司或装饰设计公司等,甚至完全改行了。

  第三是陶瓷艺术的办学和学习门坎较高。陶艺办学的师资、设备要求和投入都远远比其他艺术门类高,而且学习起来是很辛苦很累的,因为陶艺学习是艺术加技术再加体力的一门活动。自古陶艺制作就是一种技术程序很强的活动,有“72道方成器”的说法;现代陶瓷艺术是一门文理并重的专业,既要了解化学的硅酸盐专业知识,亦要掌握物理性能及机械性能。作为一门艺术学科,陶瓷艺术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陶瓷成型技艺,同时它涉及对各个画种的学习,既要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掌握各类装饰彩绘手法及线条造型艺术,又要掌握立体造型观察方法和塑造能力。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于人类当代审美情感的需求,陶艺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渐与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一样,成为一门融精神情感于创作之中的现代艺术。如何将陶瓷的科学性、工艺性与艺术性融合在一起,协调好陶艺的审美教育、个性启迪和技术教育的关系、位置,这对当下的陶艺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关注重视 传承发展

  中国曾是个陶瓷大国,关注、振兴陶瓷艺术高等教育,首先就要促进陶瓷艺术的发展,提升陶艺的艺术地位,普及、开发、推广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陶瓷艺术市场化的背后其实就是大众审美认可化;大众对陶瓷艺术认可了就会促进市场的需求,市场需求的提高必然导致陶瓷高等艺术人才的需求增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热门”之势。

  “陶艺作为中华民族曾经的骄傲,不论是传承民族艺术精髓,还是顺应21世纪大众多元审美时代的到来,我们都应该吸引、鼓励更多的学生来从事这项有意义的工作。”福建三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梁一池说,“在当前新兴学科盲目扩招的潮流之下,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即将出现的新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把握契机,积极探索传统特色艺术技能型应用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基于这样的觉醒,现在已有许多艺术高校纷纷开始创建陶艺教学工作室或陶艺专业学科,以推动中国陶瓷艺术高等教育向更深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