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博物馆,最吸引人的是一个大玻璃陈列柜,内有20余件明代铜俑,其中8件侍俑、5件乐俑、15件仪仗俑。虽然铜锈斑斓,但个个栩栩如生。
有一件侍俑,是个捧碗的年轻美眉,她面容沉静,长着一双细长凤眼,鼻梁挺直,抿着樱桃小嘴。她头挽圆髻,上插梅花簪,外裹卷云纹饰扎巾,扎巾飘带自然垂落。身上外穿广袖圆领长衫,内穿曳地长裙,肩披花边卷云纹云肩,霞帔一直垂至地面,腰间丝绦系成蝴蝶结状。她将双手放在胸前,手上盖着帛巾,碗放在帛巾上,亭亭玉立地站在几形座上。“虽然是侍从,但着装和气质都显得姿容娴雅,神闲气定。”三门峡市博物馆馆长宁会振先生评价说。侍俑中的捧盒俑是男性,他头戴六合一统帽,脑后束一长形发髻,头微低,方脸大耳,双目炯炯,鼻梁方正,脸上是一副谦恭相。他身着右衽宽袖长袍,腰束绦带,长袍下只露出履尖。他侍立的姿势很像捧碗俑,双手交于腹前,手上搭上帛巾,上面放着小盒。
5件乐俑姿态曼妙。琵琶俑长发梳于头顶,盘成高高的发髻,一根发簪横贯髻中。她长着一张银盆样的圆脸,下巴微微翘起,灵秀的双眼直视着你,嘴角弯弯,溢着淡淡的笑意。她上穿右衽窄袖绣花长衣,下着及地长裙,足登尖头履,衣饰较捧碗女俑简朴利落了很多。她的姿态充满动感,怀抱着琵琶,右手扬起扶着琵琶柄端,左手抚弦,好似有悠扬乐音正从其手中流泻而出。仪仗俑则是另一番模样,有一甲仗俑,通高33厘米,头戴兜鍪,鍪顶缀二龙戏珠顶饰,身着铠甲,外套战袍,足登战靴。他方脸大耳,金刚怒目,一张巨口咧至最大,做呐喊吼叫状。他左手向前自然弯曲做持物状,右手叉腰,姿态豪横。“这种甲仗俑,不仅是研究明代仪仗制度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古代,尤其是明代甲胄制度的最好材料。”宁会振先生说。
俑,也叫偶人,是中国古代丧葬中使用极普遍的一种随葬明器。在考古发掘中,墓葬出土的俑除了偶人,即各类人物俑外,还有众多动物形象。俑自商代后期开始出现,经历几个发展阶段后到清代消亡。
三门峡的这批明代铜俑是谁的殉葬品?它们经历过怎样的流传过程?
“一门三尚书”华丽家族墓惊现铜俑
“这批东西出自灵宝许氏墓地,这个墓地位于灵宝市大王镇南营村南,是从明中期延续至清初的家族墓地。1986年3月,一个盗墓团伙对墓地的三座主墓进行了盗掘,公安机关抓获盗墓分子后,缴获了一批文物,其中明代铜俑共60件,河南博物院调走30件,三门峡馆藏28件,还有两件未追回。”宁会振先生说。
许氏家族在明代中后叶是名门望族。自明宪宗成化年间至明世宗嘉靖年间,许氏父子先后出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等,有“一门三尚书”的美誉。
许氏家族的第一代发迹者许进(1437-1510),字季升,号东崖,成化二年进士及第,初授监察御史,随后历任右佥都御史。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为兵部尚书,不久调为吏部尚书。当时宦官刘瑾掌握朝中大权,许进因不依附权势而被勒令致仕(退休),直至抄家。许进忧愤成疾,病逝于家,谥号襄毅。他著有《平番始末》、《云台奏议》等书。
许进的三儿子许赞(1473-1548),字廷美,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先授大名府推官,后晋御史。正德元年,因为父亲当了礼部尚书他理当引避,改任编修。父亲许进被刘瑾迫害,他受牵连调任临海知县。嘉靖时,许赞开始鸿运当头,做了刑部尚书,后改任过户部尚书。他致力于边饷筹划,以功累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严嵩秉政时期,因为“政事尽决于嵩”,许赞认为自己无所作为,70岁请求退休。居家三年过世,谥号文简。他著有《松皋集》、《读史诗论》、《五经臆说》、《诸苗奏议》等。
许进的八儿子许论(1495-1566),字廷议,嘉靖五年进士,主要贡献在于巩固边防。他出巡蓟州时,针对防务提出十二条建议,以功升右副都御史。后蒙古族俺答屡次内犯大同等地,许论主持山西防务,多次击败来敌,平息叛乱。因军功卓著,升任兵部尚书。他督理边防军务30余年,经历战事不计其数,修筑边墙4000多里、墩堡3000余座。后因事夺官,卒于家。逝后不久,朝廷恢复其官职,赐谥号恭襄。他著有《九边图论》、《默斋集》、《西峪集》等书。
许进还有一子许诗,曾任工部郎中。另一子许词,曾任知府。许词曾孙许浩然,由世荫历官太子太保、左都督等。浩然子达胤,为锦衣指挥。李自成攻陷京师,不屈死。
这个华丽家族的墓地,在南营村南的一道岭下,绵延8公里,位置相对低平。我很想了解墓内详细情况,但因此墓始终未进行正规发掘,“盗墓贼”成了唯一的见证人。
灵宝市文管所的赵来坤先生当年参与了案件后期侦破和文物追缴工作,他回忆说:“当时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赶紧封盗洞,然后想办法追缴散落的文物,墓内情况只有盗墓贼含糊的交代。据他们说,这些铜俑是在呈直角三角形、相距30米左右的三个墓内盗出的。他们在地面上打了40厘米×60厘米大小的盗洞,下去时感到墓深八九米,墓室没淤土。三座墓,共出了60件铜俑(有两件流失)。负责侦破的公安人员可能了解多一点儿。”
记者又联系灵宝市公安局当年负责侦破此案的王列成先生,据他回忆:“盗墓贼说墓是南北墓,墓室里是箍的砖窑,墓室有四五十平方米、九米来深,墓口朝北,铜俑在石棺前方,冲着墓口摆放,摆得比较整齐。”
仪仗俑为主明俑“种类专一、造型简练”
有关这批铜俑的出土情况,只能了解这些。但通过相关书籍我们可对明代俑有更明确的认知。
据《中国古代俑》记载,俑的造型种类,明代之前已很丰富,且每代都有特有种类,一般情况下是多种同时流行。明代有些特殊,据考古发现,墓葬一般只随葬仪仗俑,少数配置侍俑,至于其他种类的俑,则不见。基本情况是,一墓一套仪仗俑,一般排列在墓室内,分两排列置,也有置于棺椁之间,或随葬箱中、或供桌上。由于墓葬的自然毁塌与盗掘,仪仗俑在墓中的具体排列多被扰乱。
许氏墓地铜俑“摆得比较整齐”,这符合书中记载的明代一般葬制。
该书又记载,宋元以来,由于纸冥器流行,各种俑逐渐式微,甚至消失。到了明代,俑的质地种类也大大减少,只有陶俑和木俑在流传,其他质地的俑不见流行。而陶俑、木俑,在明代只出于帝陵和王族官僚墓中,一般平民墓中已不多见。往往是每墓所出只能是陶俑或木俑一种,绝无陶俑、木俑同出一墓的情况。
对于宋元以来各种俑逐渐式微甚至消失的说法,河南博物院原保管部主任、文物专家赵新来先生认为不尽准确。他说:“以河南为例,明代出过大批的陶俑。杞县高高山出过红陶彩绘;郏县前冢王韩墓出土了两座红陶彩绘的三进院,完整的陶俑人有几十件;博爱县的明代墓,也出了几十件明三彩俑。明代只有陶俑和木俑而其他质地俑不见流行的说法也不准确,因为三门峡就一次性出了几十件铜俑。”
这批铜俑在河南博物院存了30件,赵新来先生印象深刻:“有开道的敲锣的打执事的抬轿的牵马的,等等,以仪仗俑居多,很漂亮。”
“许氏墓地所出铜俑,清晰地体现出明代俑的两大特点,即种类专一、造型简练。”宁会振先生说。
明代俑形象以仪仗俑为主,是为种类专一。三门峡馆藏和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都以仪仗俑为主。
明代铜俑形体都不大,灵宝许氏墓地所出这批铜俑,均在24~38厘米之间,造型小而精巧,手法简洁洗练,故称“造型简练”。
许氏墓地仪仗俑是颇值得玩味的。因为仪仗制度自周代实行,历经各朝,到明朝已十分健全。对仪仗制度,明人视为“谨出入之防,严尊卑之分”,十分重视,制定了一整套仪卫制度。明代丧葬制度较前代略有变化,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顾炎武先生在《日知录》中记载:“明代之制,无车马,无宫人,不起居,不进奉。”意思是说明代在陵寝中不建寝宫,只设享堂。寝宫是古陵园中用于供奉死者饮食起居的建筑,享堂是用于朝拜祭献的建筑。废寝宫留享堂,说明明代丧葬制度重于祭事,对一般日常随葬品已很不重视。因此明代随葬俑,多半以仪仗俑为主,其他生活类俑较少。
仪仗制度在我国沿袭两千多年,多依赖文献记载,苦无实物资料参考。就《明史》而言,对仪仗制度的记载多限于帝后和王族,一般官僚的仪仗无记载。许氏墓地明代俑的发现,为研究明代的仪仗制度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细看许氏墓地铜俑,会发现许多好玩的细节。比如记者在几件内阁仪仗俑头上发现了我们俗称的瓜皮帽——六瓣圆形帽。这种帽子竟然从明代一直流行到近现代,生命力够强的。在明朝,它正式的名字叫“六合一统帽”,用六片罗帛拼制,多为老百姓所用,相传是朱元璋所制。这种“六合一统帽”,名字中的政治寓意不言而喻,这件俑为我们了解当时的衣冠服饰提供了最形象的实物资料。
数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各类俑像,数量巨大,质地多样,有陶、泥、木、银、铜、石、瓷、铅、铁等。造型形象随着历史的演进扩展,有奴婢俑、仆役俑、侍从俑、武士俑、歌舞伎乐俑、镇墓俑、文吏俑、武官俑、士卒俑、部曲俑、天王俑、力士俑、四神俑、生肖俑、仪仗俑、压胜俑等,还有牛、骆驼、虎、熊、猴、猪、羊等动物,品类繁多,不胜枚举。
俑作为随葬品,是古人丧葬观念的产物,直接反映当时的丧葬制度和丧葬礼仪,同时也可窥见古人的生活习俗、衣着服饰。俑又是古代工艺匠师创作的雕塑工艺品,其中不乏精美之作,体现着各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和成就。
从历史角度着眼,俑是中国古史研究的重要宝库,它产生时代早,绵延时间长,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古代,蕴涵着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到生产、生活多方面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解古代中国的一部形象历史。
专家点评
灵宝许氏墓地出土的这批铜俑,均在24~38厘米之间,器型虽不算大,但从质地上讲,打破了明代无铜俑的一般认识;从制作上讲,其雕琢精细入微,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神态刻画逼真,线条流畅而富有质感,件件都是精美之作。这批铜俑的面世,丰富了明代随葬俑像的研究资料,对研究明代丧葬习俗、服装服饰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点评专家:
三门峡市博物馆馆长宁会振
所处时代:明朝器物数量:28件出土地点:灵宝大王镇南营村许氏墓地藏 馆: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