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萨马兰奇、顾拜旦的头像惟妙惟肖,精美的人像雕塑栩栩如生。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这些作品是雕刻在一厘米见方的牛骨上的。这是45岁的董继学的作品,他报名当奥帆赛特色才艺展示志愿者,希望向世界展示这门手艺。
昨天,当董继学打开一个精致的红色首饰盒时,十余个立体微雕跃然而出,巴黎卢浮宫里的世界经典雕塑被浓缩到这一个小小的首饰盒中。虽然微雕仅在一个一厘米见方的牛骨上完成,但连手指、双唇这些细节都完美无缺。“这些牛骨经过脱脂处理,可以保持象牙一样的洁白,在这上面雕刻绝对是慢功夫,最细的雕刻刀就像汗毛一样细,稍微不慎,整个作品就报废了。”董继学介绍,他家里有30多种雕刻刀,所有这些工具全是他用工具钢、弹簧钢自己磨制的。每雕刻一个头像作品,需要耗时半个月,人像雕塑也要花费一周左右的时间。
董继学从二十多岁开始学习雕刻,最初是学习木雕、石雕等大型雕塑,从2000年开始研究微雕。“学习雕刻的过程很艰难,也曾遭遇过作品快完成时功亏一篑的经历,光原料就报废了上万元。”董继学说,他已经雕刻了近百个微雕,有头像的,有人体的。为了迎接奥运(搜吧),董继学专门制作了一系列奥运微雕。“我希望在奥帆赛期间,让世人看到中国人的手艺。”董继学骄傲地说。
发表评论
请登录